正文 < 理学心学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心即理”的价值主体
类别:儒学初探 作者:

正德初,阳明因冒犯阉党而被谪贵州龙场驿。他在这片荒蛮之地居夷处困,上下求索,“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洞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自此他坚信,人人有向善之心,善的潜质圣凡皆同。他提出“心即理”“心外无理”(《传习录》上)的哲学命题,这被视为阳明心学的第一原理。他用“良知”概念称谓心中之理,认为“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传习录》中)。“良知”一词出自《孟子》,指“不虑而知”的天赋道德,阳明借指价值意识及作价值判断之能力而言,其意近于明是非、知善恶的道德感、正义感,即今人日常语言中的所谓“良心”。他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传习录》下)他视心中良知为一切价值的总根源,强调良知之外别无天理,人应向内用功,无需外求。

“心即理”命题所据的道德预设即孟子的性善说,其所依据的经验证明亦不外见孺子入井而施以援手的“恻隐之心”之类。瑞士汉学家耿宁教授指出,这种“恻隐之心”并非通常理解的同情心,而是置身于另一主体视角的“为他感”,其被作为德性的情感萌芽。此言甚确。阳明的“心即理”把道德的本源与依据还原或内置于人的本心,这样人不再是外在准则与规范的单纯服膺者,而是宇宙的立法者、价值的创立者,这突出了道德意识的内在性、能动性与自觉性,开阔了人在道德生活中的自由空间。

这里,阳明弟子和今人不禁会问,既然人性本善,那么社会上的恶从何而来,难道不是出自人性的外化?阳明的回答是,那是因为人心的良知为后天的私意所障碍和遮蔽,导致知行分离。于是,他又提出“知行合一”说,以打通内在良知与外在良行之隔。

下页:“知行合一”的知行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