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理学心学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主要分歧
类别:儒学初探 作者:

理学是中国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潮,又称道学。它产生于北宋,成熟于南宋与元、明时代,清代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但其影响却一直延续到近代。理学由周敦颐创建,之后由程颢,程颐发扬光大,他们的弟子朱熹更是成为了理学的集大成者,在当时社会具有很广泛的影响力。

理学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它是善的,它将善赐予人便成为了本性,而将善赐予社会就变成了“礼”。而人在世间万物的纷扰中很容易失去自己禀赋于“理”的本性,社会便失去“礼”。所以人若不收敛自己的欲望,就偏离了天道,不但无法成为圣贤,还有可能会迷失在世间,所以要修养,伸展上天赐予的本性(存天理),收敛自己的欲望(灭人欲)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时完全融入了理,那么做什么都不会偏离天道了。

理学倡导“格物致知”,认为“理”天然存在于万物之中,而知道理了解理的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格物致知”,即通过观察物体的形态来推知物体本身具有的道理,以达到认识真理的目的。观察物体的过程被称为“格物”,而认识真理即是“致知”。理学是当时宋元明清的官方指导思想,理学博大精深,现代有专门研究理学的研究者,被称为“理学家”。

心学,是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的另一学派。同样起源于宋朝。与理学不同的是,心学认为“理”在心中,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这也是我们所追求的。但是当人们开始产生意念活动时,会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产生了善恶,事物也就有了好和不好,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符合天理者善,不符合天理者恶,全靠人的意念判断善恶。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但是有时候人的意识会出现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而就会误入歧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此时的心已经被私心和物欲遮蔽了,不是天理,这时就要反求诸己。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天理就在人们心中。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都遵循“三纲五常”,维护社会秩序,都继承孔孟正宗以治理国家,都认为“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但是对于得到“理”的途径是有分歧的,是有矛盾的,程朱理学认为“格物致知”才能得到“理”,而陆王心学却认为“发明人之本心”即可以得到“理”。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面临危机;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张,吸收了佛、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系统,即理学。

程朱理学:“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把握“理”就要“格物致知”,接触万事万物才能明“理”。

陆王心学:陆九渊认为“心即理也”,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王守仁“致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下页:历代儒家“知行”观的简略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