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君子之道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君子道德 求名利不违道义
类别:儒学中修 作者:

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又适用于现代社会公民的君子人格修养有哪些内涵呢?

首先是君子的道德境界。孔子说“君子怀德”,说“德不孤,必有邻”,他非常强调君子的道德境界。西方基督教影响下的所谓普世价值中有一核心观念,就是自由平等博爱。自由平等是基于人的相对关系而言的,博爱则是从个人出发的。在孔子提倡的君子人格中,仁是排第一位的。仁者爱人,这与博爱相似。要成为君子,就得爱别人。对人有爱心,这是君子的道德要件。我们今天提倡“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从我做起”等等,实即孔子君子人格中的“爱人”。

人活在社会上,考验人的道德境界的常常是名与利。孔子在名利问题上观点鲜明。孔子是在乎名的,说“君子疾(讨厌)没世而名不称焉”。但这个名应该是实实在在的。他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以言过其实为耻)。他还说君子只担心自己无能,不担心别人不知道。“人不知,而不愠(生气),不亦君子乎?”对照今天社会上种种招摇撞骗、为搏出位而不知羞耻的现象,孔子有关君子对名的态度的言论,不啻为医治世风的良药。

孔子的义利之辨更是中国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内容。西方人用法及宗教信仰来约束人对利的追逐,所以上升到国家层面时,因为少了约束,就出现了美国人常挂在嘴上的“美国利益”,为了利益,到处实行双重标准。而在孔子的学说中,对利的追求必须是有条件的,且不能太重利,他说“君子喻于(明白)义,小人喻于利”。但他不是要人完全抛开利,“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接受);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利、富贵这些东西,孔子也要,但必须符合道义。我们今天看到许多官员贪污受贿,每年数万起贪污受贿案被查处,不觉得应该重新强调孔子的义利观、君子观吗?不但如此,我们在国际上,都要讲义利之辨,不能只跟在美国后面,只讲利益。不但要树君子人形象,还要树君子国形象,这才是我们中国的文化。(沈金浩)

下页: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