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一句就是这一章中心的所在了,“就有道而正焉”,就是亲近的意思;到有道德那个人那边去亲近他、去向他请教。正,就是请他指正。孔老夫子没有以每天读诵经书作为好学的标准,而是以常常与请教这些有道之人作为好学的标准。道是通达事理实务者,谓之有道!
也许我们会问:“这些有道之人,恐怕很不容易亲近!”往往我们有这么一个错误观念,我去求他,他不理我;或者他的道德学问太高了,我们不配去亲近他。这一个观念就错了。如果他还要轻慢初学,他就不是一个有道之人;有道之人决定不轻初学。问题在什么地方?在自己是不是有这一份诚敬之心来求道、求学。问题是我们自己是不是真心求道、求学?在真,决定不是求名求利。如果你志在名利,虽然你自己隐瞒得很好、掩饰得很周到,还是会被人看破的。那个高明的人,一见就看出来了!一见面谈几句话,大致情形他都明了了。所以我们瞒普通人容易,真正要瞒高明之人,不容易!人家真是一眼就看穿了。自己有诚意、有真心,这些高明的人实在是乐于接待。前面第一章读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个“朋”就是志同道合,他求之不得你去亲近他,他怎么会拒绝!怕的是我们自己心地不诚,那人家当然拒绝。
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像惠能大师是一个不认识字、又是老粗出身,到黄梅去亲近五祖。五祖那么样的爱护他,并没有拒绝他。他是诚心诚意去问道的,哪有拒绝的道理!以前章嘉大师在世的时候,他也很感慨的给我说。为什么?章嘉大师在台湾,那个时候很少人亲近他,大概自己也风闻,一般人对他产生一个误会,说他地位太高了,很不容易见到。章嘉大师好几次跟我说:“我是一个很平常的人,没有事情,谁来见我,我都不会拒绝,哪里说是我架子摆得那么高,拒绝见一个人呢?我从来没有拒绝见一个人。”真正有道有德的人,只要你肯学,决定没有拒绝的道理。此地讲求学,求于有道之人来改正我们自己的观念、行为,这才叫学,才叫好学。
从这一章里面我们能看得出来,求学一定要亲近师友,不是闭门造车,那是不会成就的。所以在佛法里面注重参学,如果没有参学,不能算是真正的学问。参学就是“就有道而正焉”。我们在《四十华严》里面看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那就是善财童子就有道之士来修正他自己的思想、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