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家风家训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林应寅:饮水本思源
类别:儒学初探 作者:

台湾板桥林氏是清至民国时期海峡两岸很有影响力的家族之一。林家祖籍福建漳州府龙溪县白石堡(今漳州龙海市角美杨厝村),其迁台始祖为林应寅,于清乾隆后期携子林平侯赴台谋生。林应寅以授馆为业,其子林平侯从米业经营起家,涉足土地开垦、盐务、货运等多个领域,经过三代人持续经营,遂富甲一方。晚清以来,林氏族人恪守祖训,以林维源、林尔嘉为代表,深深参与到台海两岸乃至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之中,极大地推进了两岸的社会经济发展,其影响延绵至今。

“饮水本思源”其实并非林家正式的家训,它源自林家的五个商号。林家自林平侯在台湾起家后,奠定了家族的基业。林平侯有子五人,因此将家业分为五记,分别命名为“饮”记、“水”记、“本”记、“思”记、“源”记,交予五子经营,合称“饮水本思源”,其中分得“本”“源”两部分的林国华与林国芳为同母兄弟,将其商记合并为“林本源”,并将其发扬光大,成为板桥林氏的主要代表。

“饮水本思源”虽非正式家训,但从林家五记商号的命名来看,林平侯毫无疑问是希望后世子孙能追本溯源,往小的层面说是要回报家族,光宗耀祖;往大的层面说则是要回馈桑梓,造福社会,报效国家,两个层面相伴相生,互为因果。林氏后人,也正是在这两个层面上奋力而为,从而造就了板桥林氏家族的历史地位。

林氏起家于米粮贸易,米粮在当时恰又是台海两岸贸易的主要内容之一,可以说正是台米陆运的大环境造就了林氏家族的兴起。因此,林氏在起家后,颇注重社会慈善和公益事业,大力参与置义田、设义学等事务以教养族人;捐修文庙、贡院、书院、义仓,以赈学济贫。《台湾通史》记载:“平侯既富,念故乡族人贫苦,仿范仲淹义庄之法,置良田以为教养费,复捐学租,倡修淡水文庙及海东书院。”这里提及的义庄即位于福建龙海林氏故乡的“永泽堂林氏义庄”,设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历两年而成,道光元年(1821年)开始办理赡赈,至1937年终,历时长达116年,由林氏家族四代人合力完成,堪称中国近代慈善史上的一大壮举。林平侯以下,林氏后人多以“义举”闻名,如《淡水厅志》即称赞其子林国华“家巨富而义举有难枚数”,林国华之子林维让,积极斡旋于台湾的泉、漳两大族群之间,化解矛盾,促成玉帛,史籍赞其“可谓富而好礼且好义者也”。

林氏在台第四代恰逢清代台湾大开发和发展之际。1885年台湾设省,首任巡抚刘铭传在台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建设,这其中即有林氏后人的很大贡献。刘铭传到台后,礼请林家在台第四代代表人物林维源(林国芳之子)为全台抚垦总局帮办,对台湾进行全面开发。林维源勤于政事,不避嫌疑,以身倡导,在土地抚垦和田赋清理等方面为清政俯管理台湾立下了汗马功劳。清政俯于1888年对其进行嘉奖,称其“倡首襄功,不避嫌怨,民间称便,克竟全功”,今人更是称其“与台湾的近代化运动息息相关”。

甲午战争爆发后,林维源受命为督办全台团防大臣,积极参与整武备战。清政俯被迫割让台湾后,身为台湾近代化事业缔造者之一的林维源愤然举家内渡,定居在厦门鼓浪屿,直至去世。其子林尔嘉也随父内迁,他更是秉承祖训,积极参与近代厦门的地方建设,给这座小岛的近代化留下了很深的烙印。1904年林尔嘉曾奉召入京条陈新政利弊,在担任厦门商务縂锂期间,主持制定各种便民规章,推动厦门对外贸易。他同时还以敏锐的目光,开风气之先,投资厦门近代公用事业,如电灯、电话等。

回望过去可以看到,在百余年的历史变迁中,秉承“饮水本思源”的家训,台湾板桥林氏族人积极投身于家族慈善、地方公益、社会与国家事务之中,并借助上述活动使家族事业获得进一步发展,成为台海两岸的世家名族,可谓“义利兼行”,并而不悖。也许,这正是当初林氏先辈设立这一家训的深远用意。

下页:桐乡张履祥:耕则良农 读则良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