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他具有超凡的精神境界,脱俗的生活方式。其内心世界和生活实践都达到了与道同体,忘己忘物,体现了道的化身,是道的生动体现。庄子深受老子影响,又怎样深受蘧伯玉的影响呢?从时间上说庄子比蘧伯玉只晚百余年,时间比较接近;从地域上看,卫国的蒲邑距庄子的故里——民权县不及百里,相距也比较近;更主要的是蘧伯玉的一些观点、言行符合庄子的思想主张。庄子在《庄子》《内篇·人间世》和《杂篇·则阳》中整篇引用蘧伯玉的言论来论述自己的人生观和处世哲学,足以说明庄子非常推崇蘧伯玉并接受蘧伯玉的思想。
蘧伯玉主张“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的处世态度。“卷”是指政治昏暗无法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时把自己的才能卷起来放在怀里,实指不过问、不参与政事,把自己的才智隐藏起来,这是蘧伯玉的处世准则。蘧伯玉舒卷自如的行藏不但深刻启发了孟子,而且也深深地影响了庄子及其后学。庄子以一种清静无为、潜心学问的心态和人生志向,成就了一番万世不没的文化事业,创立了道家学派。在人生哲学上,他提出了一套缓解人们精神危机的修养方法,表现了对精神自由的强烈向往和追求。
庄子受蘧伯玉影响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
(一)道法自然。庄子接受了蘧伯玉关于“道”的意识,但他又赋予“道”以新的内涵。庄子是一个彻底的自然主义者,他对壮美的大自然倾注了十分深厚的崇拜情愫,形成了庄子以及道家学派自己的“自然之道”。并通过这个深奥的大自然,发现和效法自然的原则和品格,从而发现了人类生存状况的狭隘和渺小,进而产生了冷漠的心态。但是却在客观上创造、升华出一种激越的批判精神,推动了社会以开放的心态向前行进。
(二)超越世俗。蘧伯玉的舒卷自如思想与行为,启发庄子产生了欲超越人世间一切利害得失的思想和价值取向,将人生的七情六欲及名利富贵皆置之度外。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对生死的超越,庄子认为生死不过是道的循环,生是道的发现,生是死的延续;死是道的复归,死是生的开始。生死相续,变化轮换,环环相扣,永无止期,形成生命超越时空的存在。其二是对世俗的超越,也就是对名利、是非观念的超越。庄子要人们抛弃对名利的追求,避免争强好胜之心,过一种与世无争,体现人的生命自由发展的生活。其三是对哀乐的超越。要人们无我、忘我,也就是庄子提出的“忘己”“无己”。他主张“吾以为得失之非我也,而无忧色而已矣”。要人们不生本性以外的妄想,不作本分以外的贪求,达到“吾丧我”。
(三)无为而治。这是受蘧伯玉弗治之治的影响。其根本不同点在于蘧伯玉主张的弗治之治是以仁德为本,也就是儒家接受的不实施具体的刑罚制度,而使社会得到治理的理想。而庄子提倡无为而治以继承老子衣钵,是以自然无为为本质或核心,追求绝对精神自由。这种自由是一种超功利的绝对的精神自由。这些正是形成庄子哲学的核心部分——自然。
(四)逍遥自由。庄子主张人的生命在广阔的空间里会上下翻飞舞动,他把这种想象中的飞动解释为逍遥。庄子主张享受生命的自由并不能满足人生的需要,而是要人们享受像“婴儿”一样的纯朴自然和宁静状态。人在自然宁静中会感受翻飞灵动的精神自由。这些只是庄子受蘧伯玉影响的主要观点,这些也形成了道家学派的核心观念与信条。在2000多年来的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给一些失意的文人许多精神慰藉和信念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