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大学讲记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类别:儒学深究 作者:徐醒民

徐醒民《大学讲记》

下面举《诗》来作印证,“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这个诗是《诗经》里面周南,在国风,国风开始就是,周南,召南,周南这个诗,后面召南,这个诗非常醇正。孔夫子教他的,学生学诗,一开始就要学,周南、召南,因为周南、召南里面讲的,都是五伦的道德,这里所举的“桃之夭夭”,是周南有一篇诗,‘桃夭篇’。‘桃夭篇’里面,有这两句话,“桃之夭夭,其叶蓁蓁”。“夭夭”是那个桃树,在春天长出来了那个花,桃花在春三月里面,开得很茂盛。桃树树枝的枝条,新长出来的叫“夭夭”,发展得也很快。“其叶蓁蓁”,“其叶蓁蓁”就是叶子长得很多、很茂盛。这两句话就拿,这个桃树开的花,长这个叶子,形色很美,再结这个桃也非常好。

拿这个来比喻,比喻人外貌也很美,内在的德,‘道德’也很好。就像那个桃“夭夭”、“蓁蓁”,拿这个比了后,前面是一个“兴”,“兴”体,从“桃之夭夭,其叶蓁蓁”。然后归到一个女子,女子“之子于归,宜其家人”。“之子”是指的,那个出嫁的女子。“之子”这个“之”字,郑康成的注解,“之”当是字讲,“之子”就是‘是子’,就是这个女子。“于归”是什么呢?“于归”就是嫁到丈夫那里去。丈夫,就女子来讲,嫁到丈夫,到了婆家,那是自己的家。她生在自己家庭,是她的娘家,女子出嫁之后,那个才是她自己的家,叫“于归”,就是归到自己家了。“宜其家人”,女子出嫁到了婆家,对于这一家的人都“宜”,“宜”是什么呢?对待家里的公婆,丈夫,丈夫的兄弟姊妹,全家的人,这个之子嫁过去以后,“宜其家人”,全家人她处得都是非常能够适当。所谓‘适宜’是什么呢?都能和谐融洽的相处,这叫“宜其家人”。“宜其家人”,上面这四句话是,‘桃夭篇’里面,举出来四句话,拿这个“桃之夭夭,其叶蓁蓁。”形容这个出嫁的女子。形容出嫁女子,在外貌上,就像桃树开的花,生的这个叶子,那样美好,品德也好。所以嫁出以后“宜其家人”,跟家人相处,都能够和谐,一切都那样美好。

这四句话,这四句诗举出来以后,下面就说了,“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这就是照应到前面,“治国要先齐其家”。所以在这里面,举出诗来作印证,跟家里的人相处好,然后可以敎化国人。再下面举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这是在小雅里面的。诗经有风有雅,雅有小雅有大雅,这是小雅里面,有一篇诗,叫作‘蓼萧篇’,在这个‘蓼萧篇’里面,那个诗不只这一句,就提出这一句来“宜兄宜弟”。“宜兄宜弟”就是说作为兄的,就能够尽到爱护弟弟,这个责任、本分,作弟弟就能尊敬兄长,这叫“宜兄宜弟”。能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我们现在继续,研读大学,前面讲到还是治国必先齐其家这一段,桃之夭夭,那一篇举出几句话,再举另外一篇,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这是小雅里面的一篇诗,其中有这一句话。在这里举出来以后,就说了,国君自己在家庭里面,能够宜兄宜弟。比如国君在家里,对待自己的兄长,尽到尊敬兄长,对待自己弟弟,爱护自己的弟弟,这叫宜兄宜弟。国君在家里,能够这样的话,尊敬兄长,友爱自己的弟弟。而后可以教国人,可以教化一般国民。

下页: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