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常礼举要讲记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卯、聚餐
类别:儒家礼学 作者:李炳南

所谓聚餐,不是你个人吃饭,是指作客而言,大家庭吃饭也可以叫做聚餐。平常吃饭就无所谓了,讲聚餐就表示这件事情比较郑重。“聚餐”这个大主义,是说咱们出去作客是聚餐,客人上我们家也是聚餐。要知聚餐的原则,所谓聚餐之意不在“餐”,大家听明白这句话了吧!而是在宾主之位也。懂得这两句,你若想要查“聚餐”是出自何处,好,四库全书都查了,还是没有这两句。那你就是呆板汉,书也不能讲了。

一、座有次序,上座必让长者。

在中国,不论任何事情,一律都有规矩,聚餐是行礼,更不用说了。从前出身讲的很严格,现在不讲这个了。再说说从前的话,譬如从前家庭里头有念书的,本来可以下科场,但有几项的人不能下科场,即使你质地多么好也不能进科场,为什么呢?为着他三代不清。以前得有保人,什么保人呢?最低限度是廪生。先进了学是秀才,秀才以后是补廪,比秀才高一等,叫立保,它可以具结你三代的清白。要是去考功名,有人对你身世提出问题来,这个保人了不得啦,不但脸上无光,连功名也被勾掉了。

譬如从前有种职业叫剃头,剃头担子上头挂着一块布,席子还有擦布,那布是什么?这你不晓得,那布当初叫圣旨,剃头的就是“御料理”,得了皇上的圣旨给大家剃头,这么一套。这个职业,不论他是什么人,可是就不许进场考试,大家听明白。不许进场,因为那是最不好的职业。虽然剃头是最不好的职业,但是你们诸位不知道,我们上剃头舖子去,男人在那里,女人在那里,和尚在那里,道士在那里,干什么都有一定的,一错了就开除。挑着担子在这街上选地处摆,也有一定的规矩,错了,同行就来找麻烦。

这是说凡事要有次序,最小的事情也得讲次序。你上菜馆吃饭,你若说外行话,他做的菜虽然是一样,但是他跟内行是一个做法,对你又是一个做法。现在一切不讲次序,乱七八糟,所以社会乱成这个样子。你们诸位要学佛,学佛要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怎么讲?一心不乱,是有次序,还是没次序?乱七八糟怎么叫一心?这个人终日在家庭的一举一动处事都是乱七八糟,这人学佛会成功的很少,因为收不起心来,他怎么能成功呢?所以孔子才说:“博我以文,约之以礼”,在礼上走,渐渐走上了道。

这“聚餐”头一项是讲次序。这次序我可很难与大家讲,就以吃饭为例,咱中国是方桌,六个人一桌。依礼而言,正对门口是上座,佛与观世音菩萨供在这里。从前餐桌上座次的规矩都得学,凡是上学回家,老人都会教,为什么老人教呢?这家有四、五口人,吃饭是在同桌,谁坐在那里都有一定,在家里就练习惯了。老人一不在家,这个位子就得闲着,没人敢坐。在外做客时,主人让座,主人他让他的,你自己得看看年龄。有些人该他上座,他再三不坐,他坐在那里,旁边便没人坐了。这么让,那么让,前唿后拥,他一抽手,力量很大,一下子甩掉两个。你别笑,这是真有其事啊!当初张飞让客,很恭敬,很客气,一下子拉过来,把客人膀子给拉断了,你看看这种情形。

这个上座必须让长者,这长者是年纪长,如果是辈数就很难讲了。譬如,有人年轻却是祖,上了年纪反而是孙,这个常有。那么如何入席呢?吾跟你说,在家里不必论,出去外面时,父子不同席,师生也不同席,这没法让。现在咑椡孔家店的,这点一概讲不上。总之,看见年纪比我们大的,我们让他。

二、入座后不横肱,不伸足。

这个大家必得学,人人都会出去做客。横肱是什么呢?坐的功夫,把手肘横伸出去,四方的桌子一方坐两个人,假如你横肱而坐,他就被拘束了,这不明白吗?不但坐席如此,就是两个同学一张桌子,也是左手不要横出去,否则别人很难写。

从前做客换新衣服,不是为了炫耀自己有衣服,冬天衣服更讲究。穿好衣服,这是恭敬主人家,整整齐齐是恭敬人家,而不是炫耀自己家里有钱。你譬如有公事,你必得戴上礼帽,穿上裤褂,行着礼以后,才能脱这礼服。

你到那里做客的功夫,一上桌就横肱,旁边的人受了妨碍,这吃菜的的功夫、他故意拿着菜带着汤,滴滴答答地滴到你衣服上,那就行了。这是从前,那也是不道德的人才没这样宽恕人的心胸,所以要不横肱。

“不伸足”,你坐在这桌子上,六个人同一桌,每边有四隻脚,假如都伸开脚,这桌子底下就满了腿,满了腿怎么样?大家腿互相交错,那就行了,就太不像话。

总而言之,要把这腿一弯,跟我自己坐的椅子平行。如果伸了腿,碰到没规矩的主人家,家里的狗在你腿上咬两口。所以要不伸足。

三、主先举杯敬客,客致谢辞。

这是入座以后,“主先举杯敬客”。你是主人,得先动作请客。你先不要拿筷子吃菜,先敬酒,敬酒是用两隻手。这还没说安坐,安坐比较正式点。我是主人,要先让正客,让不能只让一个,先让了正客再让其他。这第一杯酒,主人先喝,表示自己喝了叫人看,这是主人先举杯敬客。

你不是主人,座下还有主人及别的客人,你不要妄作聪明说:“咱坐下来喝,大家来喝呀,来、来”,这席是你请的客吗?这个讲理吗?这桌酒席是人家花的钱,人家爱让不让是人家的事,你没让的道理!这是第一次,后来就另当别论,这是有实有权呀。凡事,有实在,有方便,没有呆板的事情,你万不可先动手,这是要紧的。

现在是不行了,摆了桌以后,主人还没敬酒,旁边的人拿出酒来先敬主人,更胡闹,讲不通。这是人家的酒拿来请客,你怎么敬他呢?这个主人预备敬酒后,客人得致谢辞。他来敬你,你先谢谢。主人要是站起来,客也得站起来。主人站起来敬酒,你还昂然上座,这个吾现在看多了。主人站着,客在那坐着,别的人给你满酒也不管,这些都是不懂礼貌。礼尚往来,你记着这个原则便行了,别的人来恭敬你,我们就恭敬人家。

四、主人亲自烹调,须向主人礼谢后食。

你譬如,大家不是一起出去吃菜馆,而是在主人家里吃,或是太太,或家里人做菜。大家听明白,这个更隆重,隆重到非得交情够得上,才请到家里面吃饭,交情够不到,那我们这小屋不能容大神,这是够得到交情的。

上菜时,你或许不知道是主人亲自烹调,或是家人做的,或是当差,或是其他人做的,上菜时你可以问一问:“这个菜是那一位做的?是厨房做的?或是家里做的?”这不一样了,这个都是长学问。从前还有更讲究的,有些大阔老不吃菜馆,家里有名厨,各有各的拿手菜与专门菜,这是馆子做不出来的。这时你可以问一问:“这是谁做的?”主人说:“这是贱内做的,她在那里调理。”这是对客人太恭敬了,所以“须向主人礼谢后再食”。你要说:“这太隆重了,真是不敢当。”说了客气话,然后可以食。

这句话对当主人的听见了,回头到后头对家人说:“客人谢谢你啦!”家人也有懂规矩的,会问:“我请了客,他说怎么样?”若是说:“他没说什么!”就知道来的客是土包子,吃饭就遭难看。吃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吾最怕吃饭。“天下莫如吃饭难,世间唯有修行好。”天下莫如吃饭难,你记住吧!

五、主人敬酒毕,正客须回敬主人。

主人都敬酒了,这时正客就要回敬主人。你如果是当陪客,须知人家请的是正客,你是陪着正客,所以不要多事。正客还没回敬,你少管,并不是你失礼,正客假如有不懂的你再说。从前正客没有不懂礼的,都学过。

谁不曾出来吃过饭?从前讲究礼,送了请帖去,送到没送到,都要给对方一个单子,写什么呢?“敬陪末座”,最末了那个座位我陪他,这是讲恭维话,这是内行话。你要是首座可以如此写,你要是后座的,也写敬陪末座,就是不识相。总而言之,中国是文化国,先得认字,先懂礼,今日之下这些狂徒不认字而且苛薄。

六、举箸匙,必请大家同举。

箸是筷子,匙是汤匙,举箸匙时,必请大家同举。譬如说吾是主客,主人让吾,吾不举,主客还没举箸匙,连带的其他人也还不能吃。主人让主客,主客就吃,这就是不礼貌,必请大家一起同举箸匙。

这聚餐是行礼,而不是出来吃饭,这个你得明白这个情形,饿了不要紧,饿了回家吃去。当主客要让大家,必须请大家一同举箸,拿汤匙也如此。一上菜先别吃,先敬酒,这是正式的,前面的那些都是陪衬。

从前官场中都穿了一身礼服,一起在桌子前头行大礼,行对首拜,这是真行礼,绝对不是假的。现在中华民国行鞠躬礼,你偏要磕头,那就不对了,因为礼从俗嘛。行完礼以后,主人就说:“请诸位宽衣”,或是摘帽子,或是脱衣,这时就可以随便一点。也有人说:“坐而正冠,起而更衣”,坐下就在那规规矩矩的,起来必须是为了更衣才起来。

“更衣”两字,大家听明白,并不是换衣服、但也可以换衣服,上厕所小解方便也叫更衣,现在“更衣所”各处都有,你进去更衣吗?

七、用箸夹菜,只取向己之一方者,不立起向他角器中取菜。

你要拿起筷子来夹菜,只取向自己这一方的菜。假如餐桌可以旋转,主人他会先将菜转到正客前。吾给大家说,当正客的若懂局,他就赶快拿起筷子来将菜舀到碗里去,并且再将菜往别处转。有时候转到正客跟前,正客昂然不动,或可他吃了,也不理人,一直在那谈话,其他人还吃不吃?

纵使是修道,饿了就得吃,睏了就睡,这个谁不会?谁也不会!吾活到九十三岁了还不会,吾吃西餐,吾都是先看人家动手,吾才动作。吾还有一条好处,或者吾不动手,少找一些麻烦。餐桌或是圆桌或是方桌,主客拿起菜来,吾也拿起筷子,怎么吃法呢?你们大家都有学佛,念过佛经,有句话你会讲吧?“譬如食蜜,中边皆甜”。从边吃起。

从前商人是四民之末,我们念书的是四民之首。商店吃饭的功夫,老闆与掌柜的是同时吃,同一桌吃,大家一样平等。这一盘菜上去,正中间的都没有动,大家都吃边边的部分,这是商店吃饭的情形,吾见过。没有一上菜就从中间开头夹的,头顶上没有了,那就太不成话了,这个大家可以学学。

各人吃各人跟前的,万不可为了吃别的菜,要搆搆不到,搆不到就站起来,这可难看极了,人家看你这个神情就想:“他好像没吃过东西,头一回出来开开眼。”总之,不可站起来向别的角器取菜。

八、箸匙不向碗盘顶心取菜取汤。

不在盘顶上举箸,喝汤的功夫,也是不在盘顶上喝,这个不必解释。

九、公食之器,不用己箸翻搅。

菜一上来,你拿筷子在里头翻过来搅过去,在那调一调,这可是大毛病,现在更讲究卫生,就不应该如此了。

请客时,主人跟前又放一双筷子、一根杓子,预备这个干什么?预备给客搯菜。拿这一分特别的筷子,站起来夹菜给客人,主人站起来不要紧,并不是站起来夹给自己吃菜,而是站起来敬别人,这样是可以的。

其次,公食之器不可以用自己的箸翻搅,这个事情说出来就很难看了,一些年轻人如此也还罢了。还有些老年人嘴里还有东西吃,筷子上的东西还没干净,就又上别的盘子去取菜。唉呀!吾就不能吃啦!你怎么吃法?这个记住!自己眼前有个小碗,将眼前的几道菜搯到你的小碗,不是吃饭而是行礼,这样也干净,也不叫人讨厌,就是这么回事。

大家记住,这个很有关系。不叫人讨厌,这个全在个人,在家庭中没客人时也是这样,为什么呢?习惯成自然。习惯了,在外头不用注意,自然而然就这样了。

十、匙有余沥必倾尽,方再入公食器中。

你譬如用汤匙取菜取汤的功夫,要把里头的剩菜都放在碗内。
有些人喝汤,或可喝干净。有些人喝得不干净,喝不干净还带一些剩下的余汤余菜,再上盘子里去取菜取汤,讲究卫生的人,看了就受不了。

十一、自己碗中之餚菜,不可反回公器中。

自己夹的菜,不论是放在自己跟前的碟子,或在碗里等等这一些,最好是自己把它都吃尽了,才不糟贱东西。最好是少取,总记得一个“少”字,少了当然就吃得了。
有些人他好意,拿着餚菜给你,这叫多事!怎么叫多事呢?主人跟前一双干净的筷子,他那个筷子就是要夹菜敬客人,何必你多事夹菜给人?你老先生是有年纪的又长鬍子,鬍子看起来骯骯脏脏的,人看了就讨厌,你再夹菜敬人,人家不吃嘛对不住你,吃嘛嘴里嚥不下去。咱在这里讲书不可开玩笑,要是开玩笑那就听不明白了。一个小姐给他夹菜,行;我这个老头给他夹菜,就不行。这个事故人情都得要懂。
这句“自己碗中之餚菜,不可反回公器中”会了吧?你自己跟前的菜餚,不论餚指的是荤的,或菜指的是素的,都不可以吃不了,而将它反回公众碗盘去,这是大毛病。实在吃不了就摆着,剩下就是了。剩下虽不好,但还有什么法子呢?你不能吃啦!只可以放在自己的碗中,不要再放回公器去,吾讲这个,礼记上都有。

十二、箸匙所取之餚菜,不得倍于他人。

这个事情吾常留神,你桌子上坐的客人,如果是一般粗野人,没有一点规矩,看了看跟吾一样,吾夹的菜就跟大家一样。这里说的是懂礼的人,怎么是懂礼的人呢?夹的菜、搯的东西,懂礼的人你把菜夹过来,还没吃上,就那个节骨眼,嘴就往外张开,油汤一滴滴的就滴开了,然后把菜吃到嘴里去,两个腮鼓出来,这个是大毛病。为什么?这个菜是大家吃的,你一个人想捞本,比别人多两倍夹在嘴里,唯恐佔不到别人的便宜,两个腮子鼓鼓地,那很难看了。

很多人拿着筷子一夹这么一大团,往嘴里塞,好像内地的填鸭子,不管鸭子吃不吃,就将食物硬往它的嘴里塞,塞进去不叫他动弹,几天以后鸭子就胖了,这叫填鸭子。自己跟填鸭子一样,这是很难看的,这个记住!

我们同仁在桌上吃饭,吾可留心看,很不好看啊,总是失态呀。嘴里必得只有两三分,容易咬嚼,有人与你说话时,虽然还有菜吃在嘴里,也还可以说话。其实菜在嘴里是不能说话的,有的人同桌吃饭他不懂得,你吃了菜他还跟你说话,你嘴里菜少,若能嚼还可以说话,能够敷衍过去。若你把两腮吃的都鼓起来,话不能说,那就很难看了。他还故意开玩笑地问你一些话,你若说不出来,他就问:“先生,你没听到我的问话吗?”你还能吐出菜来,说:“我跟你说吧”吗?

记住,夹菜不倍于他人。咱就算饿了,说句不好听的话,这宴会敷衍一场就是了,真饿就回家吃去吧!

十三、食勿响舌,咽勿鸣喉。

吃的功夫要讲究,吾跟你说,这个要留心。你在斋堂里看看,受过教育的,饭菜才放到嘴里也嚼也吃,不是张着嘴“啧、啧、啧”,不是这样子的。吃菜喝汤,嘴闭着,先用牙齿与嘴唇嚼,齿唇没有关系那就更好。一些人“啧、啧”的在舌头响个不停,往下嚥时“ㄍㄨ ㄉㄥ ㄍㄨ ㄉㄥ”,这很不像样子啦。满嘴里响,喉咙还在那“ㄍㄨ ㄉㄥ ㄍㄨ ㄉㄥ”的,你听了笑,你笑什么?因为笑他吃相不对。笑他不对是不错,可别自己犯了这个毛病。或是吃现在的面包,可以剥开往嘴里填。

其次喝茶或喝酒,你看过唱京戏的吗?喝酒都用袖子遮起来,是唱戏的为了好看吗?你说唱戏为了好看才这样吃,其实戏上都是按照古礼编下来的,都是名人编的。怎么个遮法?你们诸位看过法师讲经,穿上袈裟坐上大座,在上头是不能吃饭,但可以喝茶。或可有人见过,有人没见过的,从前的証莲法师与现在道源法师,他们是老人啦,他们还兴丛林的这一套规矩,搭上衣服,喝茶时必须遮起来。法师讲经也是唱戏吗?不知道的事最好要问,不必在大众问,可以私下问,为什么是这样子呢?“学问,学问”要学就要问嘛!

十四、公食以不言为原则,须言亦应避免唾沫入公器中。

十五、咳嗽必转身向后。

这两条一起说。

公共吃饭是聚餐,以不说话为原则,为什么呢?论语上有“食不语,寝不言”,这人人都念过,人人不听这一套,为什么食不言呢?为什么管的这么严?不是管得严,因为吃饭的功夫最好少说话,就是说话也是两个人声音低一点。若在那高谈阔论什么的,一高声说话,你在太阳下一看,一说话,嘴里有很多吐沫往外喷。你不信你看看,在桌子上一高谈阔论,菜呢就添上材料啦!所以吃饭以不说话为原则。

“须言亦应避免唾沫入公器中”,除了说话避免唾沫入公器中,还有最不像话的是咳嗽。现在老年人出来吃饭的比较少,年轻的多,这有什么关系呢?总而言之,年轻的咳嗽少,从前老人,以咳嗽表明老的状态,以此倚老卖老。你看唱戏一出来的老生“嗯哼”,上来先得这一套,这是干什么呢?这表示是老生。有的咳嗽不是假咳,是ㄣㄣㄣ真咳,这个吐沫满嘴都是,有些懂局的用巾堵着嘴,但这个有时也堵不严。

吾给大家说,只要咳嗽总得要转身。吃饭要咳嗽,把身体转到后面去咳嗽,这还罢了。现在人人都知道有传染病的,谁有生病谁没生病,大家不晓得,必得迴避这个,这是别叫人讨厌,这个大家记住。

西餐馆子有一块白巾,中国人吃饭,大家没见过,都有饭单。这饭单很大,有四方的,也有三角的,上面有绣花很讲究。当差的都是自己带着筷子、刀子等等,每个当差的伺候着各自的主人,古时候的行酒,那是很要面子的,毛巾等等统统是自己带着。桌子上,主人都摆着纸,现在也兴这个,摆上纸的目的就是预备你自己某些的毛病。所以出去聚餐时,带几张卫生纸预备着,倘或吃饭时,嘴巴往下滴着什么东西,弄得桌子不干净,拿个卫生纸自己擦擦。

十六、勿叱狗,不投骨于狗。

现在讲究的是不让动物上屋里去,普通人家没有这个规矩。吾跟大家说一句,你在这里请客,荤菜里头必须有带骨的菜,西菜里也有,牛排、猪排都带着骨头。中国菜里头,现在的馆子没见过,从前都有,任何盘子必有一样排骨,大约一寸,肉在骨头上,排骨跟骨排在一块。吃的功夫,用快子夹着骨头,用嘴把肉脱出来,将骨头放在桌子上,你不能往地上一摔,主人还要替你善后呢!从前做菜没有骨头菜是不行的,因对客不恭敬。而肉靠骨附近最香,这里头还有些讲究。你要是把骨头摔在地上,狗的嗅觉最灵敏,它就上屋内吃骨头,一来一隻狗这还罢了,来两隻狗就打架。你看狗来了,客人就算不说,主人也不能让狗走来走去,喝斥它:“咳!狗滚出去。”这若是在普通时候说,狗滚出去是可以的,在聚餐时主人要是说:“滚出去”是叫狗滚出去?还是骂客呀?这个大家可要迴避,以免发生误会。再说席上客人有穿好的,也有穿的不好,这个穿的不好的人一听滚出去,他心里就发生误会。你可不能解释说:“我不是说你呀。”你越解释越糟糕,这可就要注意了。

再者“不投骨于狗”,明明看见有狗来,你的骨头也要放在桌子上,怕有另一隻狗与它打架。

十七、碗中不留饭粒。

中国自古以来,以农立国,民以食为天,农田是人民命脉,所以农人的地位很高。

说到这,打个插,你们同学们,连旁听的同学们,来听这个事不是勉强的,有功夫必须看看中国的歷史,即使听街上说书的也有好处,只是效力很少。总而言之要有个体系,读廿五史,我们没有那个时间,可是这部《通鑑》必得要看。什么叫通鑑呢?就是自古以来到现在,各代的重要点,一兴一亡注重兴亡的事迹。什么叫资治?帮助政治的。可是那一个歷史不是帮助政治?吾跟你们诸位说,春秋三传以及史记这些歷史,不光是兴衰存亡,天文、地方上的物产等等都记载。现在中国各省各县的省志、县志都是仿照那个,风土、人情、山川地土都记载。这个通鑑则专谈政治,政治以外就不谈,就很简单了。

这个必得多看看,第一次碰见事情是这样,下次再遇见同等事情,请问:一样不一样的办法呢?你要认为就是这个办法,那又糟糕了,天下没有一样的事情。现在的好事,大家最好学一学,不好的要戒一戒,现在你们这儿皂白不分,怎么个学法呢?现在这个事情复杂了,打开报纸,那一天不杀人?强盗杀人一天闹比一天不像话,十五年前会有这个样子吗?十五年前没这个样子,现在是这个样子。是十五年前好,还是现在好?现在人是光学文,即使学也不够熟,就算你学的够好,吾再说一句,这话以前吾是不肯讲的,现在跟大家讲一讲。有人说:“为什么你不肯讲?”现在是文化低落的时候,一步步往后退,吾再说大家,大家就更不敢学文了。孔子并不注重文,这是比较的话,为什么呢?“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你听见吗?孝、弟、谨、信等等这个多做,才准你学文。孔子他那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文学在后,这个你念过论语,你都不觉悟啊!果然孝、弟、忠、信都做到了,吾跟你说,古人有这种事“久居官场无佳士”,做官做久了,好人就愈少,这吾不能细讲。下句“饱读诗书有罪人”,饱读诗书却成有罪人,不如没念过书游手好闲的人,现在吾不大敢讲这个,现在大家不认识字,改圣贤书,又改佛经,自己连字都不认得就在那乱改,吾若在这里说,大家都会说:“咱不必念书,自古豪杰没念过书的多。”唉!很难!必得要看歷史。

其次,吾也提倡要看京戏,吾虽然提倡,却是私下提倡,吾也没跟政俯说,也不晓得再过半年,政俯也提倡了,可是提倡也是白提倡,看热闹而已,看一会儿有什么用处呢?看不懂,还不如听热门音乐好,那就没办法了。

十八、不对人剔牙齿。

吃完了饭要剔牙是免不了的,但是不对人,你凡是不恭敬的事情不对着人。你譬如见了人,对着人打呵欠,对着人“嗯~嗯~”伸懒腰这个样子,对方看见这个就觉得你不礼貌。现在不这样了,什么礼貌也没有了。

从前,一碰见有人对着我们打呵欠什么的,就是今天运气不好才碰见这个,一定不吉祥,赶紧把霉气弄走了。还有一个风俗,这个茶壶嘴子不可对着人。这个事多了,这是中国迷信,现在不信这个,信洋迷信了。有了洋迷信就把中国迷信盖了去。

以上是不对人剔牙齿。

十九、客食未毕,主人不先起。

这条单指对主人而言,客人或许吃得慢,主人若先吃饱就把筷子放下来什么的,这不行!你当主人,主人先不吃啦,这那有不开窍的客人?主人都不吃了,你还在那儿吃,这什么话呢?当主人总得慢慢的吃,并且把桌上东西尽量吃完,这个好看。

二十、起席,主人逊言慢待,客称谢。

用完餐一起席的功夫,主人逊言慢待,主人先说“对不起”。也不只是说慢待了,这里“逊言慢待”的意思,是那里也招待不好,这是说客气话。洋人正好相反,对客人说:“你看吧,今天我这个菜最好。”这跟中国相反。送礼给人,中国人说:“这个东西是薄礼”,洋人说:“我这把扇子是从非洲来的,好贵唷!”我今天招待的菜是天下没有的,这是洋派的,一切都与中国反着。

你再看看昨天中央日报副刊上谈到那个西洋文化,就以阿根廷与英国这个事情来说,阿根廷佔领了福克兰岛,英国人人少就投了降,后来英国本国发了兵,阿根廷就投降,这两面都投了降。但是中国可不是这个风气,就以张睢阳为例,大家知不知道这个人?外头几十万兵,自己败得剩十几个人就是不投降,贼兵破城,割他的舌头,杀他的头,也是不投降,这是中国的文化,跟他们的文化怎么样呢?你看歷史,它们不够人格,我们还要全盘西化吗?中国再不行,在地球上也已五千年了,虽然亡国但没有亡族。如今却必得要把民族灭亡了,这个也难怪呀!国家算什么,连父母都不要了,还有什么国家呢?谈不上尽忠报国了。你看中国的张巡、岳武穆等等,洋人看他们都是傻小子,跟他们不一样。就是要我们听他们的话,全盘西化了,这就行了!□□谠来了,我们全部投降□□谠,日本来了,全部投降日本,谁有力量,我们就投谁,邪说横行,现在就闹成这个样子。

书归正传,起席的功夫,主人先说慢待,客人也得说谢谢,双方礼尚往来,人家恭敬我,我恭敬人家。

二十一、宴毕,主人进巾进茶。

“宴毕”,饭吃完了,主人照例的摆手绢、献茶,这个现在还得有,总而言之,必得讲卫生,这个手续省不下,手巾是免不了的。

做客的功夫,吾给诸位说,你(主人)拿着手巾来,我们可以擦擦,在这个时候,擦了别再坐在那儿,等着主人献茶,擦了脸就可以起来了。所谓“客去主人安”,主人忙着的时间已很久了,主人还得吃饭呢,我们早退也好嘛!

下页:辰、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