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面瘫防治专题 < 疾病防治丛书 < 医学书籍 
情感性面瘫
来源: 作者: 时间:

情感性面神经麻痹主要表现:在笑或哭等情感运动时,显示有面肌麻痹;而随意运动时,面肌仍能收缩,此种情感性面神经麻痹也属于中枢性面神经麻痹,系由于锥体外系的基底节、丘脑或丘脑下部损害所引起。

皮质脑干束损害较早的神经定位诊断及近年的学者主张:有核上性面瘫时,否认有情感面瘫存在;但是,Carpenter认为,两种形式的面瘫是分别存在的,在某些情况下,两种形式的面瘫可以共存。为探索脑中风有核上性面瘫,是否也有情绪性面瘫,唐成诒等观察100例脑中风病人。第一组基底节内囊出血组20例,企图了解既有锥体束损害,又有锥体外路损害时对表情肌活动的影响。第二组脑叶(额叶、额顶叶)出血8例和额、颞、顶一个叶或一个叶以上的皮层支血栓72例,目的在了解无基底节损害,仅有皮层脑干束损害时对表情肌活动的影响。100例病人均选自首次脑血管病者,既往无神经科疾病,经CT扫描定位明确,非单一病灶或中风伴有脑萎缩者均未列入。所有病人均在意识清醒条件下,病后1~2周检查两种面肌活动情况,在病后2~3月,部分病人重复检查一次。检查面肌随意运动时,遵循正规的神经检查方法。检查情绪活动时,面肌活动情况由两位神经科医师共同观察。⑴在病人情绪爆发时,抓住时机观察面纹起伏时间两侧是否一致,瘫侧面肌收缩起动延缓,恢复常态快。⑵发笑时,两侧露齿数相差1枚半以上。⑶情绪活动时,口角向耳垂方向牵动两侧相差大于1.0cm以上,经检查者意见一致,并且具备上述三项,即认为有情绪活动性面瘫。

结果发现:基底节内囊,组病后1~2周后观察20例,其中17例既有随意运动面瘫,也有情绪活动性面瘫,其余3例虽然有随意运动面瘫,但情绪活动时收缩差异不显著,不能判定。2~3个月后,对具有两种形式面瘫病人复查10例,其中,仅5例尚有随意运动面瘫,而情绪性面瘫已消失。这个部位表情肌运动障碍与基底神经节损害有关。

脑叶出血和皮层支血栓组在1~2周观察80例,71例存在着两种形式的面瘫,其余9例仅有随意运动面瘫,情绪活动时面肌收缩差异不显著,不能判定;2~3个月后复查15例,其中5例仍有随意运动性面瘫,而情绪性面瘫大部分恢复或完全恢复。从解剖上来讲,这组病人既无丘脑损害,也没有基底节损害,提示表情肌活动除了丘脑、基底节而外,还有其他部分或与丘脑、基底节联系,或直接参与面肌情绪活动。有关面肌情绪活动的核上性纤维通路至今不明,但是多数人认为,与面肌随意运动不是同一通路。

在脑中风后观察部分恢复期病人,随意运动和情绪活动面瘫,一部分病人是分离的,即情绪性面瘫已恢复,而仍有随意面瘫,说明面肌活动,除随意运动的核上性纤维而外,尚有通往关于情绪活动的核上性通路。两种形式的面瘫,为什么恢复能力不同,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忠告:本站专题丛书可能并非最新版,有关内容请勿作为治病的唯一参考! 〖医学书籍〗
〖返回目录〗
 · 下页:中枢性面瘫的病因 (健康书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