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讲到大禹,这是杨朱的看法,也代表了道家隐士派的看法。现在跟着讲周公了。
“武王既终,成王幼弱,周公摄天子之政”,周文王及武王姓姬,周公名叫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不过我们考据发现,周公相貌并不髙明,身材也不高明,但他是大圣人,头脑之好,学问、道德之好,历史上描写他不得了的好。在孔子以前,中国文化称圣人是指周公;到了秦汉以后,圣人是以孔子做代表。由于周公是孔子以前的圣人代表,所以孔子常常做梦会梦到他。
武王死后,他的儿子成王只有六七岁,不成器,又顽皮。周公因为这个侄子小皇帝不成器,他是叔叔,就把成王废了,关起来,好好地教育,自己则担任摄政王。所以摄政这个名称,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来源就是周公。现在我们看历史上的记述很简单,不了解周公当时痛苦的心情。历史上很多后人仿照他的做法,但多半是假的。曹操也自称摄政,汉代的霍光、满清的多尔衮都是摄政王。所以我们顺便插过来,提到白居易的诗,也是历史哲学的名言:
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谦恭下士时 向使当时身便死 一生真伪复谁知
原诗八句,最有名的是其中这四句。“周公恐惧流言日”,流言就是谣言。据说文王有一百个儿子,原来是九十九个,《封神榜》里加了一个,是石头里崩出来的雷震子,后来就是雷公,长两个翅膀,凑成了一百个儿子。所以周公当时兄弟有百个之多。自古以来帝王的宫廷,父子、母子、兄弟姊妹遇到权力之争,就没有亲情,只有仇杀。所以帝王的宫廷,古今中外没有一个是闹得清楚的。以周文王、武王的家庭而言,本是教育最好的家庭,结果还是闹不清楚。当周公摄政时,兄弟们如邵公等等好几位,故意造谣,说他有意当皇帝,这个侄子将来会被弄死,政权永远归于周公自己。这是古代宗法社会一个有关传统正统的问题。在这个谣言当中,周公痛苦无比,所以说“周公恐惧流言日”。
另外汉朝的王莽,在他没有篡位以前,人很谦虚,上至中央,下至全国老百姓,没有讲他不好的,历史上对他当时的描写是对人也好,对部下也好,什么地方都好,结果就达到他篡位的目的了,这是指“王莽谦恭下士时”。
所以人生啊,是非善恶很难断定,假使当时他们半路就死掉,一生的真与假就没有人知道了。还好周公他活得长,后来成王长大,也改过了,周公把权位又交给成王。我们现在下的象棋是周公发明的,当时的目的是教成王修心,那个时候要他打坐也坐不住,那就教他下棋吧!围棋是尧发明的,为了教他的儿子丹朱收心。
所以周公摄政,“邵公不悦”,他的兄弟不同情他,三四个兄弟联合起来要拱掉他。“四国流言”,所以周公只好避位,另外再来一个办公厅,这是一个形容,“居东三年”,到洛阳办公,不在长安。最后这些兄弟闹得太不成话了,“诛兄放弟”,所谓“周公诛管放蔡”,周公只好把管公杀了,把蔡公流放。“仅免其身”,到了晚年他的心事大白于天下,他并没有想当皇帝,还是交还给成王。杨朱说这样的人生多么痛苦,少年开始帮哥哥武王打天下,起来革命,蓷勫了纣王而建立周朝的天下。等到哥哥死了以后,哥哥的儿子又那么幼小,所以他一生都在痛苦中度过,但是他建立了中国文化的制度,制礼作乐,中国政治的体制也是由他建立的。
我们的《礼记》一共是三部书,一是《礼记》。二是《周礼》,就是后代帝王政治的政俯组织,等于中国三千年来最高的宪法;其实到我们现在的宪法,所谓大同思想,还是在这个《周礼》的范围里面。三是《仪礼》,建立社会人伦的制度。三部书合拢来叫《礼记》。所以《周礼》、《仪礼》、《礼记》共称三礼之学,现在我们研究中国文化,了解三礼的人大概不多,甚至可以说没有。你们年轻人真要研究中国文化的根基,三礼是必须要研究的。这个文化的基础是周公建立的。孔子后来所谓删诗书、订礼乐,是弘扬周朝的文化,中国文化的大成都集中在周公的手里。
所以这样一个人,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教育集中于一身,也痛苦一生。也是这句话,“戚戚然以至于死:此天人之危惧者也”,做人到这个程度,在我们看起来是了不起啊!父亲是皇帝,哥哥也是皇帝,周公封于鲁国,儿子还是国王,这个人生已经够威风了,谁知道他永远在痛苦中!随时在危险忧患中!杨朱说这有什么好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