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列子臆说 < 南怀瑾文集 < 般若人生网 :当前
伯夷与柳下惠的欲望
来源:道学深究 作者:

上次讲到《列子》的主要思想是齐死生。这个生死问题,先要我们看通,尊重自己的生命,泯是非,把人世间一切是非这些观念平息,过一个真正自在的人生。下面接着:

道家杨朱的思想,现在提另外一个观念。“杨朱曰”,他提到历史上的两个故事,“伯夷非亡欲”,我们晓得儒家所标榜的伯夷、叔齐,历史上都很推崇,尤其是孔子,认为这二人清高到极点,君王不要当,让位给兄弟,自己两人逃去当隐士,最后饿死在首阳山,这是儒家标榜最清高人格的一个典型。第二个人是展季,就是柳下惠,也是非常有名的,至少我们大家知道柳下惠坐怀不乱。柳下惠在中国文化历史上代表非常有正义感的人,也是非常有侠义精神的一个人。现在杨朱对此作了评论,他说伯夷、展季真做到心中没有爱与欲吗?拿我们学佛的讲,爱与欲能够完全清净,破掉了,那是证了道的,证到了罗汉果位或者证菩萨地。杨朱也有这样的看法,“伯夷非亡欲”,他并不是没有欲,他的欲望转向了,转到哪里?“矜清之邮”,这个“矜”字注意啊,“矜”字有一种坚持自我意见的意思,对自己的主观不轻易放掉,是一种非常傲慢的态度。清,就是为了清高,执著自己清高的人品。邮,是把这个清高人格广布出去,宣扬出去。所以伯夷并不是亡了欲,而是把这个欲转向另一方面,就是自己清高的这一面。“以放饿死”,为了求得自己理想的清高,人格的清高,所以“放”,就是散放在社会上冷清的地方,结果是饿死了。这是为了清高,清高也是欲,还是没有彻底,没有得道。“展季非亡情”,柳下惠难道对人世间所谓的情欲真地没有了吗?不是的,“矜贞之邮”,为了坚持自己的贞节境界,想广布出去,“以放寡宗”,因此放浪不羁,做到寡情好像没有情欲。杨朱说其实这两个人还是有欲望,只是欲望换了一个方向;还是有感情,感情转了一个方向。他们转到两个字的目标,一个是为了养成自己的“清”,一个是为了养成自己的“贞”,实际上这也是欲。

像杨朱这种思想,同佛家的思想是一样的,尤其同佛家修持的思想相同,如果你有一个空,有一点清高的“清”,有这么一个境界在心中,还不是彻底了道。所以他说“清贞之误,善之若此”,后面这四个字就妙不可言了,司马迁后来写《史记》,可能也受杨朱这个思想的影响。司马迁说一般人都想当个善人,善人怎么样呢?上天对于善人的报应又如何?善人的结果竟然是这样,这是一个幽默的看法。

下页:善乐生 善逸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