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由于统治阶级的提倡,逐步深入民间,信徒日增.除寺庙、石窟大造佛像外,百姓家中也有佛像供奉.这些古代民间所造佛像,现在也成了藏家集藏的对象.我在某藏家那里,就见到他所珍藏的五尊南北朝至隋代的铜佛像,其中隋代的两尊铜佛像尤为精美。
一尊为药师铜佛像,遍体绿锈裹身,高11.5 厘米,其中像高8 厘米,底座长4 厘米、宽3.3 厘米、高3.5 厘米.药师佛为立像,面相丰满,神态庄重慈祥.衣纹柔和,线条生动自然.背光花纹细致,富有装饰情趣.药师像前底座上原有一对铜狮,惜已不存,仅留两个圆孔.其底座上刻有如下文字:'开皇六年十二月十六日佛弟子景和穆妻刘洪晕媳长迁媳长献孙莫问所生父母造药师像一躯下为合门大小一心(供养).'据说,药师佛曾发过十二大愿,能满足众生一切欲望,拔除众生一切痛苦,困此人间多病者都有求于他,称为东方净琉璃世界(净土世界之一)的消灾延寿药师佛。
一尊为观音铜佛像.遍体为黑漆古,局部尚有贴金留存.高13.5 厘米,其中佛高10 厘米,底座长3.3 厘米,宽2.7 厘米,高3.5 厘米.观音亦为立像,神态慈祥和蔼,面露笑容.衣纹简洁洗炼,潇洒流畅.背光为简洁的线刻花纹,外层为火焰纹,内层怖以莲瓣纹,装饰趣味浓厚.底座上有'开皇十二年佛弟子郭昙圆敬造'的刻字.观音菩萨为'西方三圣'之一,据说能'观'到世间受苦受难的人向他求救的声音做称'观世音'.至唐代因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才略称为'观音'.佛教徒称他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能救众生使之脱离苦难。
这位藏家还藏有一只隋代铜佛像的座子,上面刻有'仁寿三年岁次癸亥九月庚子朔十日佛弟子姚伯儿敬造释迦像(一)躯上为皇帝陛下师僧父母合家大小遍地众生俱登佛道'.释迦像即指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造像,可惜该像已不知失落于何方.从铜座子的精美程度,可以想象,该释迦像之精美情况决不会比上述两尊佛像逊色。
'开皇'与'仁寿',均为隋文帝杨坚的年号.杨坚原为北周的大贵族,他夺取北周政权后建立隋朝,继而灭陈统一了全国.他改变了北周武帝毁灭佛法的政策,以提倡佛教作为巩固其统治权的方针之一.还有一个原因是,杨坚出生于冯翊般若尼寺,并由尼智仙养育长大.所以,他称帝之后,即'普诏天下,任听出家,仍令计口出钱,营造经像'(《隋书·经籍志》).从开皇至仁寿年间(5sl-604),共剃度僧尼23 万名,建寺3792 所,造塔110座,抄经132086 卷,整理经典3853 部,建造金、铜、檀香、夹纻、牙、石等佛像106580 躯,修复旧像158894 躯.佛教的风行,必然相应地推动了建造佛像艺术水平的提高.上述两尊民间铜佛像均十分精美,原因就在于此.它们成了研究隋代佛像造型艺术的具体实物资料.(申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