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经营百货业,即使是大集团开的百货公司,出现关闭也是屡见不鲜的.然而,柴湾邵某经营的小百货,却充满了生气。
柴湾区实非理想之消费场所.虽有14 万人口,但消费阶层属中下,加之坐落于港岛东区末段,'山客'居多,人口流动少,因而消费不高。
有经商头脑的邵某,却抓住了中下阶层喜购便宜货的心理,独资经营一间附设拍卖场的以玩具杂货为主的小百货店,邵还实行会员制,把百货以低于市面货价10% 的价格售给会员,达到薄利多销的宣传效果。
然后,邵某用800 元领取拍卖执照,再教柴湾居民如何拍卖.拍卖货品均陈列货场,标上市面货价,附说明书、保用证等,以示货真价实.拍卖商品由数元的胶贴纸至千余元的电视机不等,拍卖时一般以1 元作底价,较昂贵的物品如电视机、洗衣机则以5 元单位叫价.顾客眼见千元货物竟以数元为底价,竞投气氛自然热烈.为制造气氛,当叫价接近市价时,便把叫价单位减至2 元半,让有兴趣人士拼个'你死我活',令旁观者也为他们紧张才算热闹。
邵某以游戏形式售卖商品作为他的推销噱头.虽然货品以1 元或数元作底价,但叫价往往也接近市价.即使偶而有偏差,邵某也把它当作宣传费,因为顾客会把其营业方式传为佳话,这实际上是以便宜的费用赢得最好的宣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