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有药性,食物有食性.食性和药性一样,分力四性和五味.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养生学就把'调节饮食,谨和五味'作为增进健康,防治疾病的益寿延年的主要措施之一.其中'调',就是调和饮食五味;'节'指节制,即不偏食、嗜食、暴饮暴食;节,也指节律,即饮食要定时定量,饮食随四季有规律地变化。
食物的四性是指寒、热、温、凉.一般来说,寒凉食物(皆属阴性)具有清热滋阴和解毒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热症、阳症,如南瓜、生梨、白菜、黄瓜、生藕、甘蔗、菱、西瓜、绿豆、苑菜、油菜、竹笋、茄子、菠菜、苦瓜、兔肉、田鸡等.温热食物(皆属阳性)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用来治疗寒症、阴症;如生姜、大葱、蒜、韭菜、荔枝、红枣、桂圆肉、辣椒、狗肉、牛羊肉、乳类、酒等.此外,平性食物如粳米、黑豆、黄豆、花生、番茄、猪肉等,对那些虚不受补、实不敢泻的人最适宜。
五味所指的酸、苦、辛、甘、咸.其中辛、甘,皆属阳性,能祛寒、补阳;酸、苦、咸皆属阴性,能清热或滋阴.酸味,由有机酸产生,如醋酸、乳酸、拧檬酸、苹果酸和酒石酸等.吃酸食可促进食欲,有健脾开胃的功能,并可增强肝脏功能,提高钙、磷的吸收率.酸味食物能收敛固涩,如青梅、石榴、山植等,能涩肠止泻,瘪桃干可止虚汗,乌梅能涩汗止呕,但酸食过多时,会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苦味,由有机碱或无机碱离子产生.茶叶、咖啡、可可呈苦味,是因为其中含有茶碱、咖啡碱和可可碱.苦味有降火泄热、利尿和益胃的功能,还能燥湿、清热、泻实,如苦瓜叶捣烂敷患处,可冶湿疹,黄连清心火、大黄泻积滞,但过苦则会引起消化不良等症状.甘味食物能补养身体、缓解痉挛、调和食物性味,如桑椹补血养颜、滋补肝肾;大枣补脾益阴,调和百味;葡萄补血强志、利筋骨;蜂蜜润肺补虚,调和百味.但食之过量、不仅会引发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而且会造成体内钙及维生素B1 的缺乏,严重时还会危及视力.辛味食物具有行气、行血和发散作用,如生姜、大葱发表散寒、治疗风寒感冒.胡椒可散胃寒痛,但食之过多,则会影响胃粘膜,且可使肺气过盛.咸味,来自盐类.食盐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细胞和血液之间的渗透平衡及正常的水盐代谢.此外,咸味还能软化体内肿块,在呕吐、腹泻和大汗不止时,适当补充盐分,可防止体内微量元素的缺乏.但食之过多,会加重肾脏负担,诱发高血压病,凡肾病、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可多吃食盐,以免加重心,肾负担,加重水肿。
祖国医学认为,饮食选择应据疾病的属性而定,如阳虚症忌清补,宜温补;阴虚症则相反.寒症宜温性食物;热症忌辛辣,宜凉性食物.同时,五味人五脏,如'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故饮食必须调和,使五脏各得其味而维持正常功能.若偏嗜五味,亦可伤及五脏,又如'酸伤筋、苦伤气、甘伤肉、辛伤皮毛,咸伤血'.如果五脏有病时,则更应禁食具有克制性的食物,如'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等等.元代《饮食须知》更强调:'饮食藉以养生,而不知物性有相宜相忌,从然杂进,轻则五内不知,重则立兴祸患.'所以,根据食物的'四性五味'调节食物是十分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