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中国名岛 < 旅游宝典 < 首页 :当前 
刘公岛
来源:中国名岛 类别:风景名胜

刘公岛,位于山东省威海港的前哨,和威海相距约4 公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威海位于山东半岛东北端,与辽东半岛的旅顺口遥相对峙,共扼渤海的门户.威海前临碧波荡漾的港湾,背枕纵横盘亘的群山,峰峦岗阜起伏连绵,三面环绕.港湾在两岬角怀抱之中,宽阔平静,刘公岛恰似一颗明珠,坐落在港湾的中央。

刘公岛东西长约5 公里、南北宽约2 公里,面积约5 平方公里.岛上树木茂盛,一片郁郁葱葱,最高峰海拔113米.在刘公岛的附近均有小岛散布,其西有黄岛,它与威海北岸山嘴外面的连林岛、黑岛、青岛、牙石岛互相对峙;其东有东泓列岛,与南口之间的日岛,以及南岸山嘴外的大罗青、二罗青、三罗青诸岛遥遥相望.其中日岛因经常"幻出奇景千万重",出现海市蛰楼奇观,被世人称为威海八景之一.这些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一条天然的巨链,横锁威海港口,刘公岛无疑是这条巨链上最主要的一环。

刘公岛的历史十分悠久,据出士的文物判断,早在7000 多年以前,岛上就有人居住了.岛上新近发掘出新石器时代的陶罐和石斧、遗址等.据文字记载,大约到东汉末年,有一支汉室宗亲为逃避曹魏的迫害,徒居岛上,此岛因此得名刘家岛.据传,当时刘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海岛亦不太平.有一天,海上强盗上刘家岛洗劫,刘家主人被害,刘女被掳上船.姑娘外柔内刚,不甘受辱,力搏海盗头子,跟他一起滚落大海,同归无尽.后人为了纪念刘家父女,在岛上修建了刘公庙,久而久之,刘家岛亦改叫刘公岛了.在清代光绪年间,清政俯设海军,山东巡抚丁宝桢、张■等都先后来刘公岛勘察过地形.自清以来,这里一直是北方海防重地。

刘公岛上景色优美,清人王兰生有诗咏刘公岛.诗中吟出了刘公岛上一派田园风光.其诗曰:

飘摇水上浮,

鲸载无倾倒,

烟火数十家,

断连村落小。

刘公岛实是海中一山,登最高峰途中,可见万木参天,石怪岩奇,花香鸟语,生气盎然.来到山腰,向西南俯瞰,只见绿荫掩映之中,亭台玉立,楼阁交错,如展画卷.向东望去,又见炊烟袅袅,屋舍俨然,"烟火数十家",其中有刘公庙.清人亦有《刘公岛》一诗,赞此岛美妙之景.诗云:

谁见神仙府?

三岛十洲渺.

此间即洞天,

悠然惬怀抱。

我于其中结小庐,

长与刘公称二老!

如今,刘公岛上有了一个渔业村,建有林场、苹果园、菜园、海带养殖场等,大有世外桃源之景了。

不过,刘公岛之所以著名,最主要的是其与近代著名的海战——甲午战争,联系在一起."人间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迈步在刘公岛,往事不禁涌上心头,硝烟似乎依稀可见,近代中国的幕幕悲剧,叫人怎堪回首?

那是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八月,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率舰队从刘公岛基地出发,护送运兵船运载铭军八营赴黄海大东沟.十七日上午,八营铭军及辎重、马匹全部登岸,北洋舰队准备返航.11 点钟时,突然发现西南海面之上黑烟簇簇,丁汝昌知是日本舰队来犯,便下令启碇应战.12 点50 分,北洋舰队旗舰定远号发起进攻,双方舰队接火,甲午战争拉开序幕.丁汝昌知北洋舰队速度慢,辎重多,便排成人字形猛冲向前,以10 艘舰对敌舰12艘.结果,将敌舰拦腰截断,先占上凤.日本比、赤城、西京九三舰严重受伤,失去战斗力,逃出战列.赤城号舰长海军少校佐板元八郎太因之毙命.日舰队为摆脱被动局面,转而采取钳形战术,使北洋舰队背腹受敌,陷于不利境地.此时,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临危不惧,对大副陈金撰说: "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是船,则我军可以集事."决定除掉敌舰主力吉野舰,于是,陈金揆果断开足马力,直冲吉野舰,但不幸被鱼雷击中,全舰将士全部殉难.邓世昌坠海后,其随从刘忠持救生圈往救,但邓世昌以"阖船俱没,义不独生,仍复奋自沉."这时,他所养的一只爱犬也凫到身边,用嘴叼住他的发辫,使他浮出海面.邓世昌誓与战舰共存亡,毅然将狗按入水中,自己也随之沉没于波涛之中.邓世昌"大将怒沉舟"的悲壮故事,给后世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此时战场上,日本联合舰队还有9 艘,北洋舰队只有4 艘仍在战斗.定远和其姐妹舰镇远舰已陷入敌舰的重围之中,但定远舰右翼总兵刘步蟾和镇远舰左翼总兵林泰曾,互相合作,力挽危局,愈战愈勇.3 点半时,定远舰所发出的30 厘米半口径巨弹,命中松岛.日本旗舰被击中起火,完全丧失了指挥和作战能力.4 点10 分,松岛挂起"不管旗",于是,日本舰队转舵向南驶去.定远、镇远二舰尾迫不合,日本舰队不得已回头复战.下午5 点半,日本舰队再次南逃.至此,历时5 个小时的中日甲午战争乃告结束.定远、镇远两舰便以"巍巍铁甲船"的称号而声震遐迩,日人士屋风洲有诗赞两舰: "其体坚牢且壮宏,东洋巨孽名烜赫."

黄海海战后,清政俯最高军事统帅李鸿章,执行避战保船的方针.这样,北洋舰队深藏威海港内,坐待日寇来攻.后来,日军从荣成登陆,占领威海,致使刘公岛成为一个孤岛.在外援断绝,内部叛乱的情况下,丁汝昌仍连续击退倭寇8 次进攻,最后,知大势已去,遂自杀殉国.在当时政俯腐败、国民赢弱、士气不振的形势下,丁汝昌一人是无法挽回败局的,"壮志未酬身先卒,常使英雄泪满襟".近人陈实铭有《刘公岛旧廨吊忠》一诗,赞颂甲午海战中左宝贵、邓世昌和丁汝昌等忠义之士.诗曰:

故垒萧条大树凋,

高衙依旧俯寒潮.

英名左邓同千古,

白骨沉沙恨未消。

刘公岛近百年前的历史悲剧,虽已成为过去,但它几乎是一部中国近代史的缩影,一个可悲可泣的历史教训,当引起后人的无限深思! 沧海横流,惊涛拍岸,似乎还在默默地吟唱着一支早已消逝的悲歌……

从旗顶山炮台遗址走下西行,经水师学堂到北洋舰队的铁码头.当年北洋水师近50 艘大小舰艇就停泊在这里.从铁码头东行,约半里许,便是龙王庙,其前是戏楼,楼柱为整块花岗岩所制成,上有对联:

龙袍乌纱帽如花石斑斓辉光照耀玉皇阁

吹响管弦声似波涛汹涌音韵传闻望海楼

据传,当年黄海海战之时,戏楼里正演唱《龙宫求宝》、《龙女牧羊》、《关云长水淹七军》、《金钱豹》等大戏,为水师助威.戏楼上端横匾额有"衰海镜清"题刻.龙王庙内后墙有《云龙图》壁画,东南侧有一石碑,镌刻"柔远安逸"四字,这就是《丁汝昌德政碑》。

龙王角东侧,是提督衙门.大门楼下,并列三门,左右两门各绘秦叔宝和尉迟敬德将军画像,中门匾额有"海军公所"题刻,为李鸿章所书.从署门抬级而上,进入署院,这是一个檐牙高啄、长廊缦回的民族建筑,当年丁汝昌坐镇者事,就在此处.现在署院之内有展览馆一间,展出大量甲午海战的照片和资料,内容十分丰富。

下一页:琉球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