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
旗袍是中国妇女的一种服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由于满族被称为旗人,因此称其长袍为旗袍.满族先民原居住在东北长白山和黑龙江一带寒冷地区,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袍,分为单、夹、皮三种.他们穿用这种长袍时,习惯用布带束腰,以便于骑射.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旗袍的式样逐渐有所变化,如在领口、衣襟、袖口等处镶花纹或彩牙儿等,使服装更美.辛亥革命后,汉族妇女也普遍穿旗袍,样式由肥变瘦,紧腰身,长及膝下,直领,衣袖由宽变窄,并有长短袖之分,两侧开衩,显得更加美观大方。
藏袍
藏袍是中国藏族的传统服饰.样式是宽领敞口,肥腰广袖,右侧掩襟,缝缀扣襻或襟带,长可及地.藏袍用毛皮、氆氇以及各种呢、绒、绸、缎、麻布、棉布等为衣料,制成单、夹、棉、皮长袍.藏袍在衣领、袖口、襟衩、下摆等处,镶有细毛皮或花氆氇及诸色绒、布宽边.牧区牧民睡眠时,将皮袍腰带解下系于底襟,再将袍领提至头顶,作为被袋使用.藏袍的款式因地区不同而稍有差异,牧区皮袍多不挂袍面;西藏中部农区的妇女所穿藏袍和东部一些地区居民所穿藏袍有的是无袖袍。
蒙古袍
蒙古袍是蒙古族的传统服饰,以毡、皮、革、帛等制作,衣肥大,长及拖地.蒙古袍的男女式样相似,牧区男女均穿用.蒙古袍分夹、棉、皮三种,冬以羊裘为里,多用绸、缎、布作面,夏用布、绸、缎、丝等为原料的夹袍.蒙古袍一般用红、黄、紫、深蓝色.蒙古袍袖长窄,下摆不开衩,衣襟及下摆多用绒布镶边,边宽约6~9 厘米.蒙古袍穿着时稍向上提,以红、紫色绸缎紧束腰部,两端飘挂腰间.穿蒙古袍骑马放牧,能护膝防寒,夜宿可当被盖,瘦长袖筒可防蚊,束上宽大腰带,还能保持腰肋骨稳定垂直。
擦尔瓦
擦尔瓦是中国四川和云南大小凉山一带彝族男女使用的披衫.这种披衫与原始游牧生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擦尔瓦的样式分有流苏(穗状饰物)和无流苏两种,各自流行于不同地区.擦尔瓦用白、灰、青三色羊毛线织成,并织有方格纹、斜纹、水波纹及南瓜籽纹等花纹.缝制一件擦尔瓦,需7 幅或9 幅毛料,上端采用羊毛编成的粗绳缩口,下端有数目众多的长达30 厘米的流苏.男女老幼,不论寒暑,终年披用擦尔瓦.它白天可用来抵御风雨,夜间则可用来作被子盖。
恐怖的蒙面
在台湾海峡的澎湖列岛上,居住着一些奇特的居民.澎湖妇女的装扮很怪,她们爱好蒙面,不是普通的"蒙",而是好像受了重伤裹扎般的"蒙",令人多少有些恐怖感.她们习惯用两条大巾去蒙面,一条从背后过肩包下方,另一条向上缠卷,仅在眼部留空一条窄缝.她们劳动时头罩竹编的斗笠,手戴胶套,脚登水靴,更是密不透风。
澎湖妇女的怪异装扮是有其原因的.原来澎湖地平、雨少、风大,早年就叫"风岛".这里每年除6~8 月是吹南风外,其余月份都吹东北季风;尤其以10 月至翌年3 月,平均每隔3 日便刮一次台风,风速每秒可达20米.台风挟带着海水,吹刮一夜,就会将大地变成枯黄,故称"火烧风".妇女爱美,在这样的环境下,为了保护娇肤,便不得不密密包裹了。
惠安女的奇特服饰
福建惠安女的衣服很特别,她们头上低低地戴一顶金黄色的斗笠,用一块由红、黄、绿三个底色构成的鲜艳印花头巾,将头脸包得严严实实的,只露出眼晴、鼻子、嘴巴和一部分脸庞.他们身上穿的传统蓝布上衣,又窄又短,把肚脐都露了出来,黑绸的裤子却又肥又大,还要系上三四条腰带.她们把头脸包得这样严实,而对肚皮却又很开放,难怪外地人戏称她们是"封建头,民主肚."
惠安女为什么要穿这样的衣服? 这大概跟惠安妇女的审美思想有关.她们的腰带有的是丝线、绒线和塑料线编的,有的是银子打的,是结婚时丈夫送的.她们认为这些腰带很美,因此把上衣做得短短的,把腰带结得低低的,不怕寒冷也要把腰带露出来让人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