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寝具.瓷枕是隋朝开始烧制的,到唐代已大量生产,宋代和宋以后广为流行。
以小孩做为瓷枕主体的孩儿枕,在江西的景德镇窑、陕西铜川黄镇的耀州窑、河北曲阳县涧磁材的定窑都有发现.在耀州窑发现的孩儿枕设计巧妙,一男孩闭目侧卧于椭圆形的床榻上,面庞圆润,两腿自然交叉,右臂枕于头下,左手握一灵芝,以灵芝作为枕面,上刻划有精美的图案.在河北曲阳县涧磁村的定窑出土的孩儿枕釉色白中微微泛黄,给人以恬静柔和之感.瓷枕雕塑一男孩俯卧于床榻之上,双臂交叉于身体前部支撑着微微抬起的头部,双腿前屈,两足上翘,面部丰满,神态自然。
这些神态各异、造型别致的瓷枕,反映了我国古代瓷器烧制的高超技术.
曾侯乙编钟
这是1978年由湖北省博物馆在湖北省随州市西郊擂鼓墩附近的曾侯乙墓中发现的,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大的一套编钟。
编钟共65 件,包括钮钟19 个,甬钟45 件,还有椺钟1 件.其中最大的一件重204 公斤,高153 厘米;最小的一件重2.4 公斤,高仅20.4 厘米.整套编钟总重量达2500 多公斤,按照形状和大小不同悬挂在三层钟架上,钟架旁有演奏编钟的木锤和长木棒.钟架由245 个构件组成,设计精巧,可以拆卸.编钟上都刻有铭文,共计2800 多字,记载了音乐方面的知识和春秋战国时期楚、晋、申、周等国各种音律名称、音阶名称和变化音名称。
整套编钟的音阶结构与现代通用的C 大调七声音阶相同,总音域包括五个八度,中心音域的十二个半音齐全,音域较宽,音质优美,至今仍能用它演奏中外名曲。
曾侯乙编钟的出土为研究古代音乐史及乐器铸造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