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香妃
清朝覆亡后,紫禁城前三殿以及文华、武英殿被古物陈列所用来搞展览。从承德行宫调来展览的古物中,有一幅“香妃”的戎装像。画像下面注有香妃的身世和平生遭遇。一九二八年,杨令 女士再一次在奉天故宫博物馆的协中斋展出了她在北京摹绘的香妃戎装像,影响很大。六天中,观众达十几万人,使香妃传得更远更详细。在此前后出现的一些满清野史,都对香妃作了生动的描写,其内容大同小异。
传说中的香妃是新疆叛酋霍集占的王妃,长得绝顶美丽,天资聪颖,生来身上有奇香,所以,国人称她为香妃。清高宗乾隆听说后,嘱咐大将兆惠,借征伐霍集占之机,将香妃掳进宫。不久,兆惠大败霍集占,生得香妃,速送京城。乾隆皇帝一看,果然名不虚传,“玉容未近,芳气先至,既非花香,也非粉香,别有一种奇香异馥”。乾隆欣喜万分,令将香妃引入西苑。并在宝月楼外按照西域风格修建回营,在武英殿之西按照土耳其式样建造浴德堂,供香妃玩用。她虽然受此厚待,但却情忠故主,泪洒深宫,一片贞心,始终不改。不吃旗食,不穿旗服,不学旗语,并经常从袖中取出匕首,对左右的人说:“国破家亡,死志已决。然决不肯效软弱女儿徒死,必得一死以报故主!”宫女、太监们闻后吓得东藏西躲,不敢近前。乾隆虽知香妃不肯屈服,但又实在舍不得她。因此,答应分居两处,但乾隆却经常过来看望香妃。后来,这件事传到慈宁宫皇太后钮祜禄氏的耳朵里,太后唯恐儿子被害,多次告诫儿子不要再去见香妃。但乾隆非但不听,反而去的次数更多了。太后无可奈何,便趁着乾隆外巡之机,急忙传旨宣召香妃,问她有何志趣?香妃听后双泪长流道:“国破君亡,情愿一死。”这正中太后下怀,于是,太后赏给她一条御巾,赐她缢死。乾隆闻讯,忙从外地赶回宫中,见香妃尸体虽僵,但香气不绝,并且觉得她死后比生前芳香更浓,沁人心脾。乾隆禁不住号啕大哭,捶胸顿足,悲痛欲绝,直到最后把眼睛都哭坏了。为了实现香妃的心愿,乾隆下令:用软轿将香妃遗体抬回新疆喀什入葬,拨款修建香妃墓。据传说,现在新疆喀什噶尔东北郊的“香妃墓”,就是这次修建的。
原来是容妃
根据清宫档案中关于容妃的资料和容妃墓中发掘出来的实物,经专家们的最新考证,充分证明了:传说中的“香妃”,实际上指的是历史上乾隆皇帝的宠妃——容妃。那么,容妃是怎样被传成“香妃”的呢?
“香妃”一词,最初出现在清末一些不注姓名的私人著作里。因为容妃生前特别喜爱散发着奇香的沙枣树,为此,乾隆曾派人去新疆为容妃往京城移植过这种树。于是,清末一些文人便据此在自己的文章里望风捕影地撰写出:容妃的身上散发出一种特殊的香味,是个“香妃子”。后来,一位维吾尔族的老学者把汉文“香妃”译成了维吾尔文“伊帕尔汗”。结果,当地人就把伊帕尔汗同当地的一座坟墓联系起来了,并掺进一些具体情节。经过多年流传,逐渐形成了关于“香妃”故事的动人传说。不过,容妃既不是被掳进清宫的,也不是被皇太后赐死的,而是一个为维护统一事业做出积极贡献的维吾尔族姑娘。
一七三四年九月十五日,容妃生于新疆南部的叶尔羌,先祖是伊斯兰教首领,其父和扎麦是伊斯兰教部落的台吉(爵位),家族为和卓(对伊斯兰教封建上层的尊称),故容妃亦称和卓氏。一七五五年,和卓氏的哥哥图尔都因不屈顺于叛乱头目霍集占,全家被迫从叶尔羌迁到伊犁居住。三年后,乾隆派遣清军到达叶尔羌。和卓氏的五叔额色尹闻知后,马上会同堂兄玛木特及其侄子图尔都,串连周围一些维吾尔族大姓家族,兴兵配合清军作战,很快平息了霍集占妄图分裂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叛乱。乾隆非常高兴,立即宣召额色尹、玛木特、图尔都等进京受封。根据他们功绩大小,分别授予了辅国公、一等台吉等爵位,次年(一七五九)正月十五,乾隆在犒劳平息叛乱的功臣及其眷属的宴会上,看中了图尔都的妹妹和卓氏,选入后宫。二月初四,封她为贵人,赏赐了大量的金银首饰、丝绸锦缎和古玩物等。出身于维吾尔族名门大家的和卓氏,不但相貌美丽而且善骑射,精诗文,会编织,深得乾隆和太后的宠爱。
和卓氏入宫的当年六月十九日,适逢福建巡抚吴世功献给皇宫的十八棵荔枝树全部结了果。这本来是一种巧合,但太后、皇帝和大臣们,见这种生长在南方的荔枝树,居然在北方结出鲜果,皆认为这是和卓氏带来的吉祥。尤其是皇太后,在众多的妃嫔中,格外高看她。并谕示皇室总管,对她的衣食穿戴,全按维吾尔族的习惯供奉。不久,皇太后又将她封为容嫔。同时,封和卓氏的哥哥图尔都为辅国公,乾隆还将自己喜欢的宫女巴朗选配给图尔都为妻。一七六五年(乾隆三十年),乾隆第四次南巡时,亲自点名要他们兄妹陪伴。回京后不久,太后和皇帝双双降旨,晋升和卓氏为容妃。从此,容妃换上满族的朝服,一切从清。
一七八八年四月十九日,容妃在北京病故,时年五十五岁。奉乾隆旨意,赐容妃以厚葬。
“香妃墓”究竟在何处?
“香妃墓”究竟在何处?长期以来,众说纷纭。以前,曾传说“香妃墓”在新疆喀什噶尔北郊,凑巧那里又确实有一座“香妃墓”。于是,不少人一直认为“香妃墓”在新疆。
其实,“香妃墓”即容妃墓,是在河北遵化县的清东陵。这里埋葬着清朝五个皇帝、十五个皇后、一百三十六个妃嫔。容妃就葬在陵西侧的“裕妃园寝”中。这座园寝共埋有乾隆三十六个妃嫔,横排五行入葬。容妃就安葬在园东侧的第二排第一号墓中。容妃墓与其他妃墓相似,在月台上起建宝顶,宝顶下是安放棺椁的地宫,地宫深达十四米,与十几米长的地下走廊相通。
一九七七年秋,容妃墓前台阶的条石被雨水冲塌,地宫通道陷落。清理时,发现宫内早已被盗,石门大开,棺右侧被砍开一个大洞,棺内空空。经过认真清理,在泥沙中发现一具头骨。经考证,这不但是个女性,而且从骨缝密合程度和牙齿磨损程度上进一步认证出,死者是个五十多岁的维族妇女,这与记载的容妃情况相吻合。从容妃墓中发现的实物上看,容妃不但穿着朝服,而且是穿着缀有猫眼石的妃子等级的朝服入葬的。此外,容妃棺椁的顶头上还有金漆手书的阿拉伯文字经文“以真主的名义……”这足以证明死者生前是信奉伊斯兰教的。而乾隆的四十多个妃嫔中,唯有容妃信奉伊斯兰教。显而易见,这是容妃的棺椁,此处即是传说中的“香妃”之墓。那么,“香妃墓”怎么会跑到新疆的喀什噶尔去了呢?
原来,喀什噶尔的“香妃墓”葬的并非“香妃”,而是一座和卓坟,最早葬的是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阿帕克的父亲。后来,该家族中的长者们死后,也都葬在这里。
光绪十八年(一八九二),史学者萧雄首次在《听园西疆杂述诗》中描写道:“在喀什噶尔回城北五里许,有一处香娘娘庙。庙形四方,上覆绿磁瓦,中空而顶圆……”这是最早把和卓坟说成“香妃墓”的人。后来,这本诗集又被收入《灵鹣阁丛书》、《关中丛书》和《丛书集成初稿》等书中。从此,把和卓坟称为“香妃墓”的现象就较为普遍了。
有趣的是,“香妃墓”的守墓阿訇,当初只能证明该墓葬的是“香妃”的先祖。但过了许多年后,他倒也认为“香妃”就葬在这里了,而且还指出中间那较大的一个坟头葬的就是“香妃”。他的话一传出,相信和卓坟是“香妃墓”的人,便越来越多了。
阿訇改变原来态度,是因为他发现了该墓的地穴里有一架来处不明的废旧的驮轿。这轿是专门用来驮运棺椁的,也叫灵轿。一些老年人认定,就就是当年驮运“香妃”的。因此,阿訇信以为真、并以讹传讹了。
经史学家们考证,这架驮轿当初是驮运一个维族地方官妻子棺椁的。用后,被弃置此处。再则,这架驮轿的等级与“香妃”的身份亦不相称。因此,同“香妃墓”毫无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