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斑的巨大能量来自磁场,这可以说已成定论.简单的计算表明,一个强度为100 多高斯、体积为100 亿亿亿立方厘米的磁场区域,一旦土崩瓦解,它释放的磁能供给一次大耀斑爆发绰绰有余.因此,寻找耀斑的基本能源并不是特别困难的事.困难的问题在于解释这些能量转变成何种形式才能产生耀斑.也就是说,磁场这个魔术师是怎样像变戏法一样把耀斑这个怪物弄出来的? 是什么原因使储存在磁场中的能量一下子突然释放出来? 另外,许多种性质相差悬殊的辐射怎么会一起迸发出来? 为什么低温的可见辐射与高温的X 射线一道出现? 这些都是天文学家一直未能解决的耀斑中的关键问题。
在本质上,关于耀斑起源的所有理论都认为,活动区中的强磁场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耀斑的发生、位置和形状明显地表明它们同磁场的关系密切.分歧在于能量储存的两个主要问题: 其一,耀斑能量是否是在耀斑过程中或在此之前 由下面进入大气层的? 若在此之前,则时间多长? 是几十分钟、几小时还是几天? 其二,如果耀斑能量事先就储存在大气中,那么磁场的作用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主动作用指磁能本身就是主要的耀斑能源;被动作用指磁场好像是容器、捕捉机、催化剂或引导途径一样。
认为磁能是耀斑能源的理由是: 没有观测表明,在耀斑发生前能量以其他形式储存着.除磁能外,没有其他形式的能量足够大到可作为耀斑的能源.虽然耀斑发生前后磁场变化不大,但这可能是因为所测出的是光球磁场,而耀斑却发生在色球和日冕中.特别是由于所预期的磁场变化接近于磁象仪的观测极限.认为磁场只起被动作用的论据是: 没有观测证明在耀斑前后磁场有显著变化.反对磁场起主要作用的有些人仍承认能量储存在日冕中,但不是磁能.也有些人认为能量全不储存在太阳大气中,并假设在耀斑过程中能量来自光球之下。
天文学家提出的耀斑模型有数十种之多,但根据当前已有的观测资料,尚难以肯定哪种观点符合实际.不过大多数人倾向于认为,在耀斑发生前能量就储存在活动区中,而且耀斑的能源就是磁场本身。
从本世纪50 年代开始,许多太阳物理学家致力于耀斑与磁场相互关系的研究.一般认为,磁场必须具备较复杂的磁场结构,磁场结构越复杂,越容易产生耀斑.经常发生耀斑的部位在磁场中性线(即磁场强度为零的地方)两侧,偶尔也在中性线上.美国大熊湖天文台台长齐林是这样解释耀斑发生过程的: 磁场沿磁力线下来,与色球层气体相碰撞,使中性线两侧磁力线的足跟部位发光,成为人们所见到的耀斑.总之,耀斑本身是磁场不稳定的结果.正是由于磁场这种非平衡状态,导致了耀斑的爆发,以达到磁场新的平衡,耀斑的爆发过程同时也是大量能量释放过程.较大的耀斑爆发不但由于氢原子热运动温度可达几千万度甚至上亿度,并且有很强的X 射线、紫外光线以及高能质子放出.这些强烈的辐射光线增加了氢原子的压力,使氢原子、离子及其他微粒以超过1000 公里/秒的速度抛出,成为太阳的微粒辐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