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太阳系的现状,有一些天文学者认为,太阳伴星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形成,而形成了九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和彗星等等.美国天体物理学家韦米尔和梅梯斯的研究认为,尚未发现的太阳第 10 颗大行星(经常写做X行星)可能是引起周期性彗星雨——生物大规模绝灭的原因。
韦米尔他们是在把前人两个设想合并到一起后,创立这种新颖的解释的.这两个设想是: 在冥王星轨道之外存在着X 行星;以及认为在海王星之外的太阳系平面中可能有一个彗星盘或彗星带.在他们设计的一个模型中,X行星周期性地从上述彗星带近旁穿过,破坏彗星轨道,使大量彗星冲向太阳系内部.韦米尔说,这个理论的优点之一是X 行星的轨道距离太阳要比“复仇星”近得多,因而将十分稳定.X 行星轨道平面与太阳系平面成45°倾角,设想它每1000 年沿轨道运行一周.但是它也会受到其他行星引力的牵引而引起轨道变迁,每隔2600 万年,当其运行到接近上述彗星带时,就会触发一场彗星雨。
美国科学家海尔斯综合了不规则地通过“复仇星”轨道的恒星的各种作用,估计出“复仇星”在过去的2.5 亿年中,其轨道周期的变化应为15% .鉴于此,人们认为,不管是哪种情况,在“复仇星”的可能轨道上,所有的扰动都意味着天文钟的调谐并不那么精确,而如果这颗太阳伴星确实存在的话,人们不应该期望它触发彗星雨和引起大规模物种绝灭的周期十分精确.遗憾的是,至今缺乏更好的地质资料,尤其是陨石坑方面的资料,地球上的证据的不确定因素太大,以
致于无法准确地说出“复仇星”天文钟的周期性能精确到什么程度。
总而言之,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推测,太阳很可能存在或有过伴星,但是要找到它、证实它,确实是一件困难的事,人们期望着科学家们早日解开这个宇宙之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