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太阳奥秘 < 休闲文摘 < 首页 :当前 
可疑的踪迹
来源:生活百科全书 专题:

为了解释观测与理论之间的矛盾,科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的假说已达好几十种.下面是其中的几个例子。

太阳内部重元素的含量,现在一般都定为2.5% .如果这个比例能降低到0.1% 的话;如果太阳内部的自转比表面快得多,中心部分的自转比表面快两倍的话;如果太阳核心部分的磁场特别强的话;如果太阳中心有个半径只有几厘米而质量达到太阳的十万分之一的微型黑洞的话;……太阳中微子的理论值就会比现在所认为的小得多,它就能与观测值比较符合。

这类“如果”还可以举出一些,但是,不管情况究竟怎么样,是否有点道理,它们给人的感觉是: 假说都是为了适应观测值的需要,而特意生搬硬套地“制造”出来的,不能解决什么根本问题。

有人将太阳中微子的“失踪”,跟太阳耀斑联系在一起;也有人认为,太阳中微子流的数量随时间而变化,可能与太阳活动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有人主张太阳的组成成分、中心温度,与传统的认识也许有所不同,正是这些因素影响着中微子数目的多少。

有人指出,应该重新测定中微子的质量,也许能从这里找到中微子“失踪”案的答案.几乎已成定论的太阳核心热核反应过程,也许事实上并不完全是那样.再说,中微子从太阳飞到地球的8 分多钟时间内,在奔走了15000万公里之后,它本身会不会表现出“疲劳”而变得“衰弱”些呢?

总而言之,已经提出来的假说真是五花八门,但都不成熟.看来,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继续加强观测和实验,进一步搜集和掌握更多的有说服力的第一手资料。

戴维斯的实验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他失败了,但并不灰心,他准备建立一个灵敏度更高的“陷阱”,来捕捉更多的中微子.日本神冈的中微子监测器已开始运转了好几年;前苏联北高加索地区匹克桑河床下面的地下实验室正在进行一项非常重要的实验,它能探测到的中微子范围比前面介绍的美国和日本的要广得多;意大利罗马附近大萨索山地下实验室和加拿大的、布置在深2000 多米镍矿井中的中微子实验室,也都分头积极进行各具特色的实验。

我们相信,总有一天太阳中微子之谜会被揭穿,“失踪”案最后会水落石出。

下页:太阳伴星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