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的文物考古工作者于1990 年5月在配合公路建设进行考古钻探勘察工作时,发现了规模宏大的汉景帝阳陵从葬俑坑、陵园建筑遗址和陪葬墓,首次出土大批汉帝陵随葬陶俑群。
陕西省咸阳市的汉景帝阳陵是汉景帝刘启与王皇后合葬的陵园.帝陵在西,后陵在东,相距400 米.发现的大型俑坑位于景帝陵东南,北距王皇后陵300 米处.俑坑均南北向,有的呈长条状,也有“中”字形、“凸”字形和近似菱形几种,在96 万平方米范围内,分布有14 排24 个俑坑,最长291米,最短25 米;坑宽4 米,个别的达10 米;坑深7 米.坑两端有斜坡门道,分别长6 米左右.坑底下横铺木板,侧垒枋土,上盖棚板,再覆席子,从而形成一个放置陶俑、车马和其他随葬品的大型地下木结构藏室.公路路基下压4 个俑坑的坑端,面积为160 平方米,除斜坡道外,坑体面积不到40 平方米.经发掘,2 号坑露出有篷盖的木车两乘,除随车有6 个陶俑外,还有陶灶、兵器等,似为车马坑.在3 号、4 号坑中,出土陶俑300 余件,铜铁兵器、农工工具、衣饰及货币等数百件.陶俑高62 厘米,无臂,肩部两侧有贯通胸腔的圆孔;均男性倮体,除发、须、眉眼涂黑外,通体描绘红色;体形修长,比例匀称,形态各异,是一批写实手法的陶塑艺术佳作。
除已知的陵阙、寝殿等礼仪性建筑尚需细探外,在陵园的外周,如陵南、东南和王皇后陵东,都发现了大片的建筑群遗址.这些遗址形成对俑坑和陵园半月形拱卫之势,当是阳陵的陵园建筑。
阳陵从葬坑的发现,为研究汉陵的丧葬制度以及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对雕塑艺术史研究也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