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深宫实录 < 休闲文摘 < 首页 :当前 
六、血泪深宫
来源:生活百科全书 专题:

后宫是一个看不见的战场.这个战场摆在皇后与嫔妃、宫女之间.主要对垒者是皇后对嫔妃,至于成千上万的宫女,只有先得皇帝的“御幸”才能介入这个战场中。

后宫制度本身就是一个残害女性的制度.无数个女人共有一个丈夫,这怎么能使妻群安宁呢? 忧怨、嫉恨的情绪在妻群中翻滚着.有得志的,便有失意的.皇后是皇帝的正妻,但她无法将皇帝拴在自己身边,除非是皇帝自愿.隋文帝、明孝宗这样的皇帝是极个别的,即使是他们,也有越雷池的时候.所以,皇后如果没有不妒忌的胸怀和修养,每天都会如坐针毡,然而不妒忌是不可能的。

读史的人发现,历代皇后的平均寿命都不长,多数以上的皇后都在四十岁以前殒命.嫉妒、心酸、期盼、失落,循环往复,度日如年.嫉妒的火焰如果不能烧死对手,就会烧死自己。

有些修养较高的皇后,能够调节自己嫉妒的程度,将妒心藏得深一些,故作淡然.或者每天诵佛经、读书练字,来回避那些烦恼的问题.少数德行较高的皇后,不必用他物排遣苦闷,似乎可以走出妒意的缠绕,去从皇帝的角度看问题,于是心胸豁然开朗——皇帝“御幸”其他的女人完全是应该的,皇帝至高无上,不应受到任何约束.而且,皇嗣的繁衍极为重要的,皇帝这样做也是为了广衍皇嗣,关键是,皇帝最讨厌嫉妒的皇后.于是,贤后就主动去后宫物色宫女,供给皇帝.皇帝自然要感动一番,为自己能有如此贤德的皇后而庆幸.然而皇后这么做,将来的祸福她自己也无法预料。

事实上,皇后若能做到这一步实在太难了.为妒情所控制的皇后们不肯这样做,她们的神经极敏感的这样提示着自己: 不能为别人提供机会,不能让皇帝见到比自己漂亮的女人.但是,又怎能阻止皇帝的自由呢?

妒情在皇后的血液中疯狂地流动.她们要尽一切可能战胜对手.败下阵来失宠的皇后,在暗地里诅咒得宠的妃子,把对手刻成小木人,写上名字,天天用乱针扎,同时用恶语诅咒.但是,现实中诅咒的对象并未能受到任何伤害.势力较强的皇后不会这么做,她要直接伤害对手.如何伤害? 方式各异。

最残毒的莫过于吕后了.吕后对夺宠又欲夺嫡的戚夫人恨之入骨.但在刘邦生前,她拿不出任何办法来对付戚夫人.宠虽夺去,嫡却保住了.吕后把仇恨忍到刘邦离世。

刘邦一死,吕后成了太后,她先把戚夫人罚做宫奴,穿着囚徒的衣服,每天从早到晚地舂米.为了防止戚夫人万一翻身,吕后使出了最毒的一计,派人砍去戚夫人的手脚,再将双眼挖去,用药将耳朵熏聋,再强灌下暗药,使之不能言语.最后,将她放在一个窟室里,名为“人彘”。

汉桓帝窦皇后,因桓帝移宠于采女田圣,憋了一腔妒火.待汉桓帝一死,便火山爆发,桓帝的梓宫尚在前殿,窦皇后就迫不急待地杀了田圣。

武则天的狠毒与吕后不相上下.不同的是,武则天是胜利者,已经取胜的人对败下阵来的人毫不留情,杀之以防后患.武则天不择手段地登上皇后的宝座、王皇后与萧淑妃被废为庶人,囚于宫中的一间黑室,屋门在外面紧锁着,墙上只留一个小洞,二人每天从小洞领取食物。

高宗本性宽厚,却很懦弱.一天,高宗来到囚禁她们的地方,见到此景,觉得十分心酸.他在屋子外面喊道,“皇后,淑妃安在? ”二人一听是皇帝的声音,悲哀与欣喜交织,呜咽着说,“妾等得罪,废为宫婢,何得更有尊称? ”王皇后又说,“今至尊思及畴昔,使妾等再见日月,也入院中.望改此院名为回心院,妾等再生之幸.”高宗说,“朕自有处置.”

这段情节被武后侦知——由耳目奏报,武后大怒,令人将王、萧各打一百杖,截去手脚,塞在酒瓮中.武后恶毒地说,“令此二妪骨醉? ”两个不幸的女子就这样被折磨死了.萧妃临死前咒骂武后,“愿阿武为老鼠,吾作猫儿,生生扼其喉! ”有人将此话传给武后,武后十分恐惧,马上命令把宫中的猫全部杀尽,不许再养猫.武后觉得至此还泄愤不足,使命令将王氏改为蟒氏,萧氏改为枭氏。

孽毒施尽之后,武后心神不宁,常常梦见王、萧二人披散着头发,浑身淌着血的样子.武则天担心她们阴魂不散,要向她索命,她不敢再住在原来的宫中了,移居蓬莱宫.在蓬莱宫又恶梦不断.于是,武则天不敢住在长安了,移住东都洛阳。

南宋光宗皇后李凤娘,性格妒悍,也正逢光宗这种懦弱无定见的皇帝,李凤娘得以宫中所向无敌.一次,宫女侍候光宗洗手,光宗注意到这个宫女的一双白嫩可人的双手,遂表现出爱怜之意.这一情景恰好被李凤娘看见.几天后,她派人给光宗送一盒食物,光宗打开盒,顿时出了一身冷汗——盒里装的是那位宫女的一双手! 这位被砍去双手的宫女不知下落,光宗却丝毫也不敢追究此事。

实际上,这位宫女并没有夺她的宠,尚未成为她的情敌,那么对于真正的情敌呢? 李凤娘下手就更狠了,不幸一位姓黄的贵妃在劫难逃.黄贵妃本是光宗做太子时的妃子,先于李皇后入宫.李凤娘权位巩固以后,要将黄贵妃这颗眼中钉拔去.她趁光宗行郊礼住在斋宫时,派人杀了黄贵妃。

光宗在斋宫听说黄贵妃暴病而亡,心里猜得出黄氏的真正死因,心慌意乱.行郊礼的这一晚,风雨大作,祭坛上的烛火全被吹灭,礼仪无法完成.懦弱的光宗对李皇后无计可施,从此他得了一场大病,严重到不能视朝.光宗旧有的妃子还有张贵妃、符婕妤,还算幸运,被送出宫,下嫁于民间。

奇怪的是,李凤娘仗着她的个性,在宫中竟无人能驭得了她.她不仅对嫔妃手狠,对太上皇也毫不客气.一次,宫中内宴.李凤娘在宴席上提出立她亲生的嘉王为太子.太上皇孝宗不同意.李凤娘厉声顶撞: “妾六礼所聘,嘉王,妾亲生也,何为不可? ”从此,李凤娘恨上了太上皇,恶意离间光宗与父亲的关系,至孝宗病逝,光宗竟不敢违背李皇后的意,去亲自主持父亲的丧事。

后宫流淌着鲜血,也流淌着弱女子的泪河。

如同帝王夺取政权、中原逐鹿一样,后宫也是一个以杀人流血为代价的战场.在这种你死我活的战场上,牺牲者不仅是其中的一方,而且包括无辜的小生命。

历史上最典型的悍妇——晋惠帝贾皇后,曾亲手杀死数名宫女.见到怀孕的宫女,猛刺过去一把利戟,鲜血飞溅,胎儿滚落到地上,官女倒在血泊中毙命。

前面说到的武则天,为了诬陷王皇后,竟将刚出生不久的女儿杀死。

在血腥的皇宫,“母以子贵”并不象这几个字那么简单,因生子而得祸的女性大有人在,尽管她们所生的儿子被立为太子,也不能使她们免遭厄运,有的还正是因为生了太子,才命归黄泉。

汉惠帝在吕太后的安排下,与其外甥女张氏结婚.张皇后不生育,吕太后让张皇后佯装怀孕,取后宫一位不知名的美人生的孩子,佯为张皇后所生,那位美人惨遭杀害。

东汉章帝宋贵人生皇子刘庆,梁贵人生皇子刘肇(汉和帝),窦皇后没有儿子.杀人夺子之计在窦皇后脑中产生,她先诬陷宋贵人行巫道邪术,迫使宋贵人饮恨自杀.然后又诬陷梁贵人的父亲犯法,使得梁父被诛,梁贵人忧愤而死.窦皇后一石击二鸟,既去掉了两名情敌,又得到了儿子,她将刘肇养为己子.刘肇(和帝)即位以后,对窦太后礼敬始终.窦太后作为胜利者,全家显贵,横行于朝廷.后来,窦氏兄弟因谋反被诛,窦太后却安然无恙。

汉顺帝的母亲李氏,是一位普通宫女.她生下顺帝后,惨遭不幸,被阎皇后用毒酒害死,埋在洛阳城北.顺帝即位后,惮于阎太后的威势,没有人敢将母亲的遭遇告知皇帝,直到阎太后死,顺帝才得知真情。

同样的悲剧不停地上演,汉献帝的母亲王氏,因生下献帝,被夺宠的何皇后用毒酒害死。

权力是和鲜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性爱不容分享同样,权力也不容分享.双份的内容,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古人把后宫的悲剧及至整个朝政的悲剧称为“女祸”.于是,就有自奉英明的皇帝或朝代,用杀戳的办法,试图根除“女祸”,被杀戳者,就是太子的生母。

汉武帝鉴于吕后的祸害,在决定立幼子弗陵为太子之际,先杀了其母钩弋夫人.钩弋夫人赵氏是武帝晚年最宠爱的妃子,为了朝政的稳固,雄才大略的武帝是能够下这个决心的.但他不忍向钩弋夫人讲明原委.武帝借一个很小的过错,故意大发雷霆,斥责钩弋夫人.钩弋夫人吓得赶快将耳环,头饰卸掉,叩头请皇帝息怒.武帝却招呼左右,“把她带走,送掖廷狱! ”钩弋夫人委曲而不解地边走边回头,希望皇帝能软下心来,不料听到武帝更无情地说“快走,你不能活了(原文: 趣行,女不得活)! ”钩弋夫人只能无望地死去.那一天,暴风扬尘,百性感伤。

鲜卑人建立的北魏,居然定立了一项制度: 立其子必杀其母.因此,后妃们都愿生公主、诸王,而不愿生太子.这项惨无人道的制度,断送了一个又一个年轻母亲的性命.文成帝李贵人,临死前给兄弟写信,托付后事,每写一句,都止不住捶胸恸哭.这项制度到孝文帝时才未再执行下去。

在后宫这个女性魅力、权术的竟技场,失落而暗自垂泪的女子无法尽数.有这样一个女人,她生下了皇子,皇子又被立为太子,后来又当上了皇帝.但她至死不能与儿子相认,儿子也不知道她就是母亲.她默默地死去.她,就是宋仁宗的母亲李宸妃。

李宸妃性格庄重寡言,生下仁宗后,宋真宗(仁宗父亲)刘皇后明目张胆地把仁宗夺为己子.李宸妃毫无办法,也无反抗之力.仁宗即位以后,刘皇后成为皇太后,李宸妃却杂处于先朝的嫔妃之中,没有人敢将真情透露给仁宗.仁宗对待“生母”刘太后至孝至敬,在盛大的节庆上,仁宗向太后再拜、双膝跪地,手捧酒杯向她祝寿.仁宗二十岁那年冬至,又要率百官为太后举行大型的祝寿礼,范仲淹上书,力陈此举不当,仁宗不听,大礼按计划举行。

李宸妃在仁宗即位后十年,默默地死去.刘太后要按普通宫女的礼仪治丧.在朝会上,丞相吕夷简要求丧礼应该从厚.刘太后急忙把仁宗引出殿外,独自坐在帘后,与吕夷简争执,她大怒道,“相公欲离间吾母子邪? ”

吕夷简从容答对,“陛下不以刘氏为念,臣不敢言;尚念刘氏,则丧礼宜从厚.”刘太后悟出道理,妥协了.李宸妃被用皇后礼殡殓.这件事仁宗未予以注意.到刘太后病危,仁宗竭尽全力保住太皇的生命,他下诏大赦囚犯,又下令全国的医生迅速前往京师,又令将太后曾贬谪的人升职,死者追复官位。

刘太后死后,燕王告诉仁宗: “陛下为李宸妃所生,妃死于非命.”震惊、悲痛、悔恨,仁宗为之心碎.他大哭不已,几日之间消瘦了许多.陷于哀痛之中的仁宗还下诏书自责.他为生母李宸妃迁葬,打开棺盖,仁宗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端详母亲的容貌.李宸妃因水银实棺,玉色如生.仁宗除了厚葬、改谥以外,无以表达对母亲的追念。

明光宗的生母王氏,既无宠,又多年不得见儿子一面.当光宗得知母亲病危,忙奔向母亲的住所,门紧闭着,光宗把门撞开,冲了进去.王氏数十年以泪洗面,双目已经失明.她手拉着儿子的衣服,哭着说,“儿长大如此,我死何恨! ”然后含泪而终。

下页:七、皇后的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