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2 年1月27日,岳飞被毒死于"风波亭",连同一起被害的还有他的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
据说: 南宋的另一位名将韩世忠,曾当面质问宰相秦桧: "岳飞父子有什么罪?"秦桧含含糊糊地回答: "其事体,莫须有."韩世忠愤愤地说: "相公,“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一名叫隗顺的狱卒掩埋了他的遗体.岳飞死后,"议和"很快实现,宋朝向金朝上表割地称臣,金朝则派使臣册封康王赵构做宋国皇帝。
直到孝宗即位,平反密狱,才将岳飞墓迁葬在风景秀丽的栖霞岭下.然而,谋害岳飞的元凶到底是谁?却成了不可确指的千古之谜.传统的说法是奸相秦桧。
据考证,秦桧在京都失守后被金兵带到北方,很快成了完颜昌的亲信.1130 年10月,秦桧神秘地回到了宋朝(南宋)声称是杀死监守金兵,逃回来的,但据《大金国志》记载: 秦桧当时任金人参议军事,随军转运使.秦桧还宋,也是金国贵族会议决定的,目的是要他促成"议和",因此:
(一)从权力的归属来看: 身为南宋宰相的秦桧,实质上也是女真皇族派到南宋中央的一个代理人,这种双重身份,使他必然成为南宋王朝降金政策的主要炮制者兼推行者,也只有他,才具有"挟虏势以要君"的权力,玩弄赵构于股掌之上。
(二)从降金政策的执行来看,抗战派及那些拥兵自重的将领,是降金政策执行的主要障碍.因此,削夺他们的兵权乃至危害他们的生命,是秦桧整个投降政策的一个必然部分.岳飞兵力最强,战功最大,反对投降最坚决,他当然就成了秦桧杀害的首选对象。
(三)从历史记载上来看: 《宋史·刑法志二》明确记载: "十一年,枢密使张俊使人诬张宪,谓收岳飞文字,谋为变. 秦桧欲乘此诛飞,命万俟锻炼成之.飞赐死.诛其子云及宪于市.……名为诏狱,实非诏旨也."这段话的意思是秦桧假传圣旨,矫诏杀害了岳飞等人。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记载,高宗赵构在绍兴二十五年下诏说: "比年以来,多是大臣便作“已秦圣旨”,一面施行.自今后,三省将上取旨."既然,在取诏前,大臣就可以声称"已秦圣旨"先行施行,那么,矫诏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