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星光到达地面时其实已不是原来的模样,而是大大减弱了.究竟是什么东西造成了星际消光现象呢?这是一桩早在19 世纪末就摆在人们面前的天文疑案。
航天技术的发展給人们了解这一疑案提供了条件.人们利用人造卫星研究的结果,将宇宙的星光展成光谱,发现在红外区域的3.1 微米、9.7 微米、6~6.7 微米以及紫外区域的0.22 微米波长处都有强烈的吸收带.可是一次次的模拟实验将一个个假设的物质都否定了: 既不是石墨构成的宇宙尘,又不是硅酸盐尘,也不是带有苯核的有机物.不久前,英国科学家霍伊尔根据"宇宙中充滿了微生物"的大胆设想,异想天开地用大肠杆菌进行模拟实验,竟然在紫外线0.22 微米的波长范围,找到了与星光相吻合的吸收带.日本学者也相继对大肠杆菌进行了研究,惊喜地在红外区域3.1 微米、9.7 微米以及6~8 微米之间都找到了相似的吸收带。
如果真是像大肠杆菌这样的微生物造成了星际消光现象,岂不证明宇宙星际中有生命存在吗?这不禁又使人想到另一桩千古悬案: 生命起源之谜.这场探究星际消光现象的实物模拟实验为"生命源于天外说"提供了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