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道学杂谈 < 传统文化 :当前
《楚辞》尊天意旨与道家天神崇拜
来源: 作者:

《国学与儒道释文化发微》 黄钊

我们知道,道家吸取了我们民族神权思想,特别推崇人格之天,对“天帝”、“玉帝”或日“玉皇大帝”,无比崇拜。这种情况的出现,确有多种原因,特别是我们民族的“天命”传统,对之起了决定作用。但是,《楚辞》对天皇的赞颂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道家对天帝的信仰与崇拜。例如,《离骚》日: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夫唯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这段诗的意思是:“言皇天之神明,无所私阿。观万民之中有道德者,因置以为君,使贤能辅佐,以成其志。”这一意蕴,既同《尚书》“皇天无亲,唯德是辅”一致,又同《老子》“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相通,其旨意在于赞颂“皇天”具有公正无私的品格。这无疑有助于道家确立天神崇拜观念。

又,《楚辞》多次透露“迎神”的观念。《离骚》:“百神翳其备降兮,九嶷缤其并迎”;《九歌·湘夫人》:“九嶷缤兮并迎”;《河伯》:“波滔滔兮来迎”,这些都表达了作者崇敬天神的心理。正是由于这种崇敬的心理,文中才一次又一次透露出“迎神”的愿望。

迎神在中国古代逐渐形成风习,也成为道家科仪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如,道家“迎喜科”有这样的词句:“道香、德香、无为香,无为清静自然香。宝香焚在玉炉内,香云缭绕遍十方。奉请喜神来降见,迎迓万福降道场。”这里对喜神的请与迎,同《楚辞》中的迎神观念,一脉相通,都是天神崇拜的产物。

《楚辞》中有关祭神仪式的描述,有助于道家构建祭神科仪。

如,《九歌》言:“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谬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填,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当藉,奠桂酒兮椒奖。扬抱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芬菲菲兮满堂。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这是一支祭祀天神的祭歌。其意是说,祭祀天神(指“东皇太一”),要选择良辰吉日,以十分虔诚的态度,对神表示最高敬意。祭祀时,要佩带着配有美玉的宝剑,摆上最高贵的佳肴和美酒,并配以高尚的鼓乐竽瑟,穿上最洁净的衣服,使祭堂充满香气、五音繁会,以达到敬祝天皇乐康的目的。

毫无疑问,这里讲的是祭神时应注意的事项与仪式安排顺序,涉及选择吉日良辰、抱虔诚心意、祭品的种类、音乐的配合、衣服的洁净等内容。这无疑为后来道家祭神仪式的建构,提供了直接的参照系。

下页:胡适:道家是一个集大成的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