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道学养生 < 传统文化 :当前
传统养生文化:养性情
来源: 作者:

曲黎敏《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

如果人的性情出了很大的问题,人的生命状态就会随之出问题。比如我们经常会提到“现代病”,造成现代疑难杂症的三大原因是: 一,情志不遂,人们在性情方面出了很大的问题,压力、性情使人们的身体受到了很多困扰、遭遇到很多困境。二,暴饮暴食,人们没有养成很好的生活习性,比如有一些人,很喜欢酗酒。三,缺乏运动,很多现代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传统文化非常强调一点: 人们应该建立起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够使生命长生。一个人性情好了,他的生活就会很愉快,就会活出一种很快乐的状态。

所谓的“养性情”,不是让人不去生气。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劝别人说你就不要再生气了,这个是没有用的。有用的是,让人一开始就不去生气。这个如何做到?传统文化非常强调在解决任何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有方法,方法要很到位。怎么养性情?“恬澹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大家可能会说,谁都想恬澹,可是在现实生活当中,没有几个人能恬澹的。所以传统文化非常强调在解决人生困境的时候,无论如何都要寻找到一种方法去应对困难才可以。

具体的方法就是:

首先,古人说“止怒莫若诗”,假如你的性情比较暴躁,比较容易发怒,那就去学诗。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讲,中国是一个诗教大国,很多古人都会写诗。不过现在大家很少写诗,倒是经常喝酒,可是大家又不知道喝酒是为了什么,好像就是为了买醉一样,而古代人喝酒是为了什么?是为了通神明,通经脉,愉悦情志,在陶醉到微醺的境界时,能写出好诗来。“止怒莫若诗”,不一定要求现代人非要学会写诗,但是最起码要会读诗,人一定要受教育,懂人情,通过读诗,来放松自己的心情。

“去忧莫若乐”,即去除烦忧一定要懂音乐。因为只有音乐可以作用于神明,而且古代所有的诗都是可以吟诵、有音律的,所以它就能够放松人们的心情。传统文化认为五脏都对应着五音和五声,一个人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来,就会说明他内在是一种什么反映,而诗也是一个人情志的一种反映,所以人要去学音乐、学诗、学礼仪,然后安静地去欣赏。

下页:传统养生文化:养睡眠(睡子时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