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 般若人生 < 般若人生网 :当前位置 
镒栖法师法语
来源: 作者:

世人难明真与伪,不知究竟我是谁。岁月更替身亦变,谁见皮囊总相随?

1、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

2、“小不忍则乱大谋”。盖世出世事,莫不成于忍。

3、事不三思总有败,人有百忍自无忧。

4、凡是祸福没有不是自己求得的,这是圣贤话,如果说祸福是天掌握、天注定的,这就是俗浅识人的言论了,故说“相随心转”,天定者胜人,而人定者也能胜天。

5、一切法得成于忍。

6、忍得一时忿,终生不恼恨。

7、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

8、凡事付之一笑,于人无所不容。

9、怎样修忍辱?就是要消除“憎”“爱”两种烦恼,否则,想忍也忍不住。憎的结果是嗔恚,爱的结果是贪欲。这嗔恚、贪欲都是魔子魔孙,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

10、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业报,人与人都有过去世的因缘,人家侮辱我,只要心平气和的承受,一切业障都消除。

11、忧则天地皆窄,怨则到处为仇,哀则自己束缚,怒则大敌当头。

12、布袋和尚说: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唾在我脸上,任它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你也无烦恼。

13、待人退一步,爱人一寸,是一种美德。

14、真正善知识,一定是非常谦虚,认为自己处处不如人,而能尽心尽力成人之美,爱护、培养下一代。

15、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如何处置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慎言与改过

1、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言语不可不慎也。

2、口才是银子,沉默是金子。

3、是非只因多开口,烦恼只因强出头。

4、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

5、上士闭心,中士闭口,下士闭门。

6、修己,以清心为要;处世,以慎言为先。

7、口是伤人斧,舌是割心刀,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牢。

8、脾气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不能算是好人。

9、静坐常思己过,闭谈莫论人非。

1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11、有过则改之,未萌则戒之。

12、过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斩毒树,直断其根。

13、真认自己错,莫论他人非,他非即我非,同体名大悲。

14、盖世的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在的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

15、惭愧二字,乃吾人去恶迁善之门,起死回生之路也。人生若无此念头,是既死之寒灰,已枯之槁木矣,何处讨些生理。

16、非莫非于饰非,过莫过于文过。

17、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身难;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

18、作福更宜惜福,悔过莫如寡过。

19、改过的方法分事上改、理上改和心上改。从事上改,强制于外,病根还在;从明理上改,事理即明,过将自止;而从心上改,则是一心为善,正念现前。

●涵养与处世

1、静以养心,俭以养德。

2、顺境不足喜,逆境不足忧。

3、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4、做人要有骨气,但不可有傲气。

5、得意不喜,失意不嗔,得意失意不动心。

6、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

7、若学温和,则于忿怒时习之;若学止语,则于喧闹时习之;若学恭敬,则于傲慢时习之;若学良善,则于狠戾时习之。

8、稻穗结得越饱满,越会往下垂。一个人越有成就,就要越有谦虚的胸襟。

9、为自己找借口的人永远不会进步。

10、“礼”的精神,不外乎“自卑而尊人”。在日常生活中与大众相处,能够使别人不讨厌自己,这就是“礼”。

11、欲除烦恼须无我,想求康乐莫贪心。

12、常将有时思无时,莫待无时想有时。

13、不蹈无人之室,不入有事这门,不进藏物之所,非但避嫌,亦以远祸。

14、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

15、福不可享尽,享尽就没有福了,苦可以受尽,受尽了就没有苦了。

16、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17、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谌然,有事斩然,得意淡人,失意泰然。

18、君子如水,随方就圆,无处不自在。

19、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20、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与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恶贤愚要包容得。

●因果报应 丝毫不爽

1、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2、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3、行藏虚实自家各,祸福因由更问谁,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4、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5、物成有败日,人生有死时,善人得善报,恶人有怨怼。

6、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暗中报应分明有,远在儿孙近在身。

7、心地作善,福归自己;若行恶习,福非人替。

8、因果律通三世: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

9、心善而子孙盛,根固而枝叶荣。

10、人之所以倒霉,自有倒霉之因;人之所以幸福,自有幸福之缘。

11、为人莫做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

12、因果是真正的不二价,修善决定有乐境,造恶必定受痛苦,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13、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是谁定的?还是自己定。

14、积财不如积德。

15、一切诸报,皆从业起。一切诸果,皆从因起。

16、为善不见其益,如草里冬瓜自应暗长。为恶不见其损,如庭前白雪,当必消潜。

17、凡是祸福没有不是自己求得的,这就是圣贤话,如果说祸福是天掌握、天注定的,这就是世俗浅识人的言论了,故说“境随心转”天定者胜人,而人定者也能胜天。

18、福莫大于心善。

19、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做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

●孝亲尊师

1、对父母要知恩报恩。

2、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与我,实为一体。我爱自身,应孝父母,能不辱身,便是荣亲。

3、为人子女要孝顺,不孝之人罪逆天。

4、在家孝父母,何须远烧香。

5、父母恩情深似海,人生莫忘父母恩。

6、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7、乌鸦反哺,羔羊跪乳。人如果不孝父亲,禽兽不如。

8、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十月三年,怀胎乳哺,推干去湿,咽苦吐甘,才得成人。

9、万恶淫为首,百善孝当先。

10、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二行善。

11、知恩报恩,是做人的基本条件。别人对自己有滴水的恩行,都应该铭记在心,更何况父母师长的大恩大德,我们更要念念不忘。

12、人能孝顺父母,就是天地正气存在,不孝父母,天地间就充满邪气。孝顺父母要诚心诚意的,念兹在兹的,毕恭毕敬的。

13、对于父母要恭恭敬敬。父母是堂上的活佛,所以人能供养父母是最幸运的一件事。

14、佛法修行在形式上有在家出家,实质是都是以“三福”为根本,孝亲尊师是根本中的根本。

15、佛法以“孝道”为基础,没有一尊佛菩萨不孝顺父母。佛陀告诉我们,修学大乘佛法,要以三福为基础。三福的第一句,就是孝亲尊师,如果我们对父母、师长不恭敬,纵使一天念十万声佛号,跟佛的心愿不相应,也不能够成就。

16、父母虽能生育我身,若无世间师长,则不知礼义,若无出世师长,则不解佛法。

17、通常弟子对老师要谦虚,就算弟子知道也要恭敬想学,那就学得好。佛法也是如此,自恃聪明——骄傲自满,那就完了,即佛法上“慢如高山,法水不入”。

18、师严道尊,人伦表率,道德学问,是孝是则。养我蒙正,教我嘉谟,不敬其师,何能受益。

●认识佛教 老实念佛

1、佛教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

2、“阿弥陀佛”是梵语音译,意思是无量觉,也就是三皈依所说的“觉而不迷”。

3、佛教的修行纲领是觉、正、净。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并以戒定慧基本三学,以求达到此目标。

4、学佛本意,是在去迷求觉,依般若法门,方可登彼岸,得解脱。此义万勿动摇。

5、修行就是将我们对宇宙人生错误的看法、想法、说法、做法加以修正。

6、释迦四十九年所说一切经,内容就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人生就是自己,宇宙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

7、世人难明真与伪,不知究竟我是谁。岁月更替身亦变,谁见皮囊总相随。

8、佛教我们修戒、定、慧,智慧就好像一面镜子,可以把境界照的很清楚,很明白。虽然看得清楚明白,但是绝对不动心,这就是“定”。“ 戒”是我们平常待人处事,有自制的能力。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举止言行都有分寸。

9、真学佛的人“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10、非佛莫视,非佛莫听,非佛莫言,每日功课决定不缺。多多礼佛,认真忏悔,至诚感通。福慧等学,三资具足,莲开上品。

11、见色不为色尘染,闻声不知谁闻声。如能了知真实相,成圣成凡一念心。心空境寂开正眼,我心佛心本一心。

12、释迦世尊教弟子对国言忠,对亲言孝,对子言慈,对友言信。守五戒,行十善,修六度万行,在在都是要人先做一个奉公守法的好公民,进而再修出世之法。

13、成道因缘唯修心,境缘变化在迷人。世人不知真假我,来来去去无二人。

14、修行最高的目标是“清净”,心地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表现在外面,就是看破、放下、自在、随缘。落实在生活层面上,则是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和十大愿王。

15、真正学佛的人,必须把自私自利、五欲六尘、贪嗔痴慢、名闻利养通通放下。

16、难忍若能忍,方为修道人。万般随缘过,事事不走心。心下道方高,满损谦受益。一朝嗔心起,火烧功德林。

17、无知生真智,愦闹灭道心,不离名利养,六趣永缠身。

18、自性如虚空,真妄在其中,悟彻本来体,一通一切通。

19、凡圣一如,生佛等同,迷之则生死无端,悟之则轮回顿息。

20、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21、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于心。

22、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

23、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24、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25、万般皆不去,唯有业随身。

26、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27、二六时中,单将一句佛号横在胸中,念念不忘,心心不昧,把一切世事都不思想,单只一句佛号作自己的命根子,咬紧牙关,决不放舍。

28、我们“想”,就是阿弥陀佛的本愿,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不想这个,这叫妄想。我们“念”就念阿弥陀佛名号;不念阿弥陀佛,就是邪念。

29、对治起心动念最上乘的方法,就是持名念佛。持名念佛的秘诀,只在“老实”两个字,正如大势至菩萨所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只有专信,专念一句佛号,其余的事情全都不放在心上。

30、万缘放下,老实念佛,珍惜时光,当生成就。

31、念佛的时候,要把心中一切的事都放下,不可胡思乱想。单把六字洪名四字洪名从心里生起来,从口里念出来,再从耳里听进去,印入心中。必须想清楚,念清楚,听清楚。这样才能得到感应。

32、不求断妄与一心,先将弥陀老实念。佛号如珠念如线,经纬分明织成片。日积月累功夫深,自性弥陀必呈现。我他弥陀本一体,心净花开佛即现。

33、诸法顿悟唯净宗,简捷易修成佛道。行者勿求广多闻,菩提在心诵佛号。

34、深信因果,读诵大乘,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35、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36、万事随缘作,净心念弥陀。放下诸烦恼,心系安养国。

37、佛号如珠,念头如线,分别各离,合则成串,心不离佛,口不离念,如线贯珠,相线不断。

38、看破世间皆空相,首障道心是钱财,生命乃在呼吸间,何必尘缘总挂碍。净口持斋诵弥陀,当生成就亦消灾。梵音唤回他方客,不退菩提可再来。

39、奉劝大家,老实念佛,就念这句,阿弥陀佛。家家事事,烦恼太多,儿女不孝,夫妻不和,家宅不安,疾病灾祸,佛力加佑,必能解脱。

40、戒急于求成,“但是耕耘,不问收获”。功到自然成。切勿以急躁心希望立即见效早日成就。要知道,种下善因,必有善果,只是因缘有迟速罢了。

41、念佛的秘诀是“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

42、声和韵稳,字正音圆,恳切绵密,沉着安闲,声合乎心,心应乎声,心声相依,妄念自清。

43、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

44、但只老实念,不必问如何,莫管同与异,休论自与他。只贵愿力强,哪怕妄念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境缘无好丑,佛号一扫过。句句念能真,决定出娑婆。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