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中医验方 < 健康书籍 < 首页: 当前位置  
补充的偏方验方一
来源: 作者: 时间:

1、安胎清热。用芩、白术,等分为末,调米汤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开水磅下。药中加神曲亦可。 又方:安胎顺气。香附子炒后研细,浓煎紫苏汤送服一、二钱。加砂仁亦可。此方名“铁罩散”。

2、白虎风病(骨节象被什么东西咬碎似的,痛的地方,游走不定)。用炭灰五升、蚯蚓屎一升、红花七捻(一捻,是两个指头捏到的),合起来熬,熬后,用醋拌过,以旧布包好,趁热熨痛处。又方:白虎风(两膝热肿)。用骐竭、硫磺末各一两,每服一钱,温酒送下。

3、百虫入耳。烧雄黄熏耳内,虫自出。又方:用生油调铜青滴入。又方:用莴苣捣汁滴入,虫自出。

4、悲羊疮(满脸满头,温烂成疮,延及两耳,痒而出水)。用凌霄花及叶煎汤,每日搽洗。

5、赤白简。用香椿洗过,刮取皮,晒干为末,水送服一钱,立效。又方:赤白简疾(肠胃气虚,冷热不调,不痢赤白,里急后重,腹痛,不便不利)。用阿胶(炒过,水化成膏)一两、黄连三两、茯苓二两,共捣匀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粟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此方名“黄连阿胶丸”。

6、胆风沉星(胆风毒气,虚实不调,昏沉多睡)。用酸枣仁一两(生用)、蜡茶二两,以生姜汁涂炙微焦为散。每取二钱,加水七分煎至六分,温服。

7、睫毛倒生。用白棘一百二十个、地龙二条、木贼一百二十节、木鳖子仁二个,共炒为末,摘去倒毛,每日以药末吸入鼻内三、五次。睫毛即不再倒生。 又方:拳毛倒睫。用无名异粉卷纸内做成捻子,沾油点燃,吹熄后以烟熏两眼。又方:睫毛倒刺。用猬刺、枣针、白芷表黛,等分为末,吸入与病眼同侧的鼻孔中,同时,口含冷水。

8、痘毒攻心(痘疮忽由白色变成紫黑我,不出脓,日夜哭叫)。用郁金一枚、甘草二钱半,加水半碗煮干,去甘草,将郁金切片焙干,研为末,加脑子(炒)半钱。每服一钱,以生猪血五七滴和新汲水调下。二服后毒气从手足心发出,如痈状,病乃全愈。

9、鹅掌风。用艾四至五两,加水四至五碗,煮五、六滚,倒入大口瓶内,将手心放在瓶口上,让热气熏。水冷,热后再熏。极为有效。

10、噩梦至死。不要用火照,急以梁上尘塞入鼻中,可以救活。

11、肺痨。用硼砂、硇砂、兔屎,等分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丸。生甘草一分,以水一杯揉汁,送药丸下。

12、风邪疾。用白芷一两、生甘草半两、姜三片、葱白三寸、枣一枚、鼓五十粒,加水二碗,煎药服下服汁,煎药服下取汗。不汗再服。此方名“神白散”,或“圣僧散。” 又方:风邪疾。用皂荚(烧存性)四两,苍耳根、茎、叶(日干)四两,密陀僧一两,共研为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以朱砂为衣。每服三、四十丸,枣汤送下。一天服二次,病稍减,只服二十丸。此方名“抵住丸”。

13、风癣。用海桐皮、蛇床子,等分为末,调猪油涂搽。 又方:蜜酒。治风疹、风癣。

14、蜂巢疮。用粉锡、朱砂等分,研细,调蜜搽疮上。

15、损胎(孕八、九月时,或跌伤,或惊伤,心痛)。用竹茹五两,加酒一升,煎成五合服下。

16、感寒(冬月感寒)。用吴茱萸五钱煎汤服,以出汗为度。 又方:妊娠感寒。用大鲫鱼一尾烧成灰,酒送服一匙。无汗,腹中缓痛者。用醋送服。

17、肛烂(病人齿失色,舌变白,喜睡如痴,或下痢。肛被虫蚀,烂见肠了,便难救。此病古称狐惑)。用艾在管中烧着,熏下部令烟直达患处。艾中加少放雄黄一财烟熏,效果更好。

18、颈下热肿(俗名蛤蟆瘟)。用乌蔹莓捣烂敷涂。

19、谷劳病(四肢无力,想睡,饭后精神更差)。有大麦蘖一升、椒一两,一起炒过,加干姜三两,共捣为末, 每服一匙,白开水送下。一天服三次。

20、荷钱癣。用巴豆仁三个,连油捣成泥,包薄布内搽患处。每天搽一、二次,几日即愈。

21、回乳(妇女无子食乳,乳不消散,令人发热恶寒)。用大麦蘖二两,炒为末。每服五钱,开水送下。

22、火烧成疮。用炒面加栀子仁末,调油涂搽。 又方:用胡桃仁烧黑研敷。

23、鸡眼。先割破,令出血,用地锦草捣烂敷上,甚效。又方:足趾鸡眼,作痛作疮。用地骨皮同红花研细敷涂。又方:鸡眼肉刺。用枯矾、铅丹、朴硝,等分为末,搽患处。次日洗脚两、三次。

24、一切积滞。用巴豆一两、蛤粉二两、黄蘖三两,共研为末,调水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五丸,水送下。

25、绞肠沙。用荞麦面一撮,炒黄,水煎服。 又方:绞肠沙痛。用童便饮即止。又方:灯火亦治搅肠沙(手足冷,肚子痛,身上出红点)。用灯草蘸油点火灼触红点,有效。 又方:搅肠沙痛。用马屎研汁饮服。立愈。 又方:绞肠痧。用马兰根叶在口中细嚼,将汁咽下。

26、惊痫发热。用干蓝、凝水石,等分为末,加水调匀敷头上。

27、睛垂至鼻(眼睛下垂到鼻部,大便下血,痛不可忍。病名“肝胀”)。用羌活煎汁服,几碗之后,病自全愈。

28、客忤(按:本病症状是:面青,惊痛,不能说话;或颈项强硬,出现险象;或在夜中忽然惊啼不止)。用细辛、桂心,等分为末,每服少许放入小儿口中。 又方:客忤中恶(此病病象是:人行路上,忽然心腹绞痛,胀满气冲;或突然倒地,四肢阙冷,甚至不救)。用铅丹一小茶匙,调蜜三合灌下。

29、口干无津。用公猪胆五个,酒煮,到胆囊破烂时,加粉锡一两,研匀,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含一丸,咽汁吞下。

30、痨病。用青蒿锉细,加水三升、童便五升同煎至一升半,去渣留汁再煎成膏,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腹时及临星时各用温酒送下。

31、脸上黑泡。用荠苠、肉桂各一两,研细。每服一茶匙,醋汤送下。

32、燎泡浑身(状如棠梨,每泡出水)。用荆三棱、蓬莪茂各五两,共研为末。分三次服,酒调下。连续服完。

33、瘰养成围颈。用荞麦(炒,去壳)、海藻、白僵蚕(炒,去丝),等分为末,白梅浸汤取肉,取一半和药末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六、七十丸,食睡卧时米汤送下。一天服五次。若与淡菜同服更好。

34、作麻醉药。秋季采曼陀罗花、火麻子花,阴干,等分为末,热酒调服三钱。为一会即昏昏如醉。割疮、炙火宜先服此,即不觉痛苦。

35、马汗疮(按:牧马人多生这种疮,初起肿痛,后感烦热,重者可致死)。用雄黄、白矾各一钱,乌梅三个,巴豆一个,合研为末,油调敷疮。

36 、小儿马脾风(风热喘促,闷乱不安)。用甘遂(包面中,煮过)一钱半、辰砂(水飞)二钱半、轻四化建设少许,共研为末。服时,先取少许浆不,滴入一为油,然后放药末二、三分在油上。等药下沉,去浆灌服。此方名“无价散”。

37、婴儿慢肝风(目涩、畏光、肿闭,甚至流血),用甘草一指长,猪胆汁灸过,研细。以米汁调少许灌下。

38、梅毒。用土茯苓四两、皂角子七个,煎水代茶饮。

39、奶癖(小儿膈下的硬块)用黄鹰炒一钱、密陀僧一两、硫磺一分、丁香二十一个,共研为末。每服二、三分,三岁以上小儿服半钱,用乳汁或白面汤调下。待排出青黑物后,好换服补药。以醋石榴皮(炙黑)半两、一分、木香一分、麝香半钱,共研为末。每服一钱,薄酒调下。连进二服。

40、胸中痞坚,胁下逆气抢心。用人参、白术、干姜、甘草各三两,加水八升,煎至三升。每服一升,一天服三次。此方名“治中汤”(理中汤)。

本验方摘录于《本草纲目》等中医典籍。

abc def gh jklm nopqr st wx y z 疾病检索


方剂大全】   【蔬菜治病】   【中药便方】   【健康书籍
按摩疗法】   【药膳大全】   【保健常识】   【返回目录
  若采用本站偏方来治病,请不要作为治疗的唯一参考,在中医师指导后服用,祝早日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