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中药全书 < 健康书籍 
孩儿茶的作用、介绍
来源: 类别:中草药大全

为豆科植物儿茶Acacia catechu (L.)Willd. 的枝干或茜草科植物儿茶钩藤 Uncaria gambier Roxb. 的枝叶煎汁浓缩而成的干燥浸膏。味苦、涩,性凉。入肺经。功能:清热、化痰、止血、消食、收湿敛疮、生肌、定痛。主治:痰热咳嗽、消渴、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血崩、小儿消化不良、牙疳、口疮、喉痹、湿疮。外用:研末撒或调敷。内服:煎汤,1~3g;或入丸、散。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儿茶心材含儿茶鞣酸(Catechutannic acid)20%~50%,l-儿茶精(l-Catechin)及dl-儿茶精(dl-Catechin)2%~20%,l-表儿茶精(l-Epicatechin)及dl-表儿茶精(dl- Epicatechin),赭朴鞣质(Phlobatannin)以及非瑟素(Fisetin)、槲皮素(Quercetin)、槲皮万寿菊素(Quer- cetagetin)等黄酮醇。深色心木除含色素外,还含有原儿茶鞣质(Protocatechu tannins)、没食子酚鞣质(Pyrogallic tannins)。树皮含微量原儿茶鞣质。

儿茶钩藤的叶和根茎中含儿茶钩藤碱A、B、C、D、E(Roxburghines A、B、C、D、E)、钩藤碱(Rhynchophylline,Rhyncophylline)、异钩藤碱(Isorhynchophylline)、圆叶帽柱木碱(Rotundi- foline)、二氢柯楠因碱(Dihydrocorynantheine)和黑儿茶碱(Gambirine)等生物碱,又含d-儿茶精及dl-儿茶精30%~35%,儿茶鞣酸24%以及黑儿茶萤光素(Gambirfluorescein)、槲皮素、没食子酸(Gallic acid)、并没食子酸(Ellagic acid)、焦性儿茶酚(Catechol)、儿茶红(Catechu-red)等鞣质。

药理作用:

1. 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体外实验证明:儿茶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白喉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结核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所含鞣质可使细菌不能获得食物营养而有防腐作用,在培养基上,10%溶液24小时有杀菌作用。

儿茶水浸剂(1:2),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红色表皮癣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其在体外对流感病毒有灭活作用。

2.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右旋儿茶精可使离体兔耳血管收缩,对离体蟾蜍心振幅先抑制后兴奋,并通过增强酪氨酸酶的活性、抑制酪氨酸脱羧酶的活性,降低体内肾上腺素含量而有降压作用。

给小鼠口服或注射儿茶鞣质,能增进其毛细血管抵抗力;如预先使豚鼠缺乏维生素 C,则加用儿茶鞣质可增进此维生素的吸收。

3. 对胃肠道的作用 给空腹家兔以不同浓度的儿茶水溶液,能抑制十二指肠及小肠的蠕动,但能促进盲肠的逆蠕动而有制泻作用,对大肠几乎无作用。

4. 对酶类的影响 右旋儿茶精能抑制组胺脱羧酶之活性,可能与其抗组胺的作用有关,而对组胺酶无影响。还能抑制透明质酸酶、胆碱乙酰化酶,而对胆碱酯酶则无影响。儿茶有抑制链激酶对纤维蛋白的溶解作用。

5. 对血糖血脂的影响 右旋儿茶精能降低兔血糖,延缓羊毛脂引起的血清胆甾醇水平之升高。

6. 其他作用 右旋儿茶精能抑制大鼠的脑、肝、肾、心及猪主动脉等多种器官的氧摄取,特别是抑制心肌的氧摄取,是否与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尚待研究。

右旋儿茶精能促进肝脏能量代谢、稳定细胞膜、保护肝组织,对人类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及中毒性肝损害有一定疗效。

20%儿茶煎剂对腹水癌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体外其直接杀死腹水癌细胞的作用较强,但对正常唾液腺及精巢细胞无毒性作用。

儿茶鞣质能增进缺乏维生素 C 的豚鼠对维生素 C 的吸收。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慢性结肠炎 单纯用儿茶口服及保留灌肠,口服量为0.6~2.0g,1日3次;灌肠量为4~10g,每日1次。15~30天为1疗程。治疗93例,用药2~3个疗程后,痊愈14例,显效42例,有效3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7%。与西药组56例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广东医学 1984;5(5):25]

2. 治疗霉菌性肠炎 儿茶50g 捣碎,放入蒸馏水或冷开水500ml 中搅拌,过滤,沉淀后口服,每次20~30ml,每日3次,7天为1疗程,治疗顽固性霉菌性肠炎24例,治愈12例,显效8例,好转2例,无效2例。[江苏中医 1989;(2):9]

3. 治疗痔疮 儿茶90g,冰片10g,分研细末,混匀外涂患处,每日1~2次,治疗内、外、混合痔 65 例,显效41例,有效24例。[陕西中医 1987;8(4):171]

4. 治疗外阴溃疡 儿茶10g,冰片3g,共研细末,为粉、糊或软膏外用,加服抗生素、维生素,平均治疗11天即可。[吉林医学 1980;1(2):32]

5. 治疗口疮 单纯用儿茶粉外涂,1日2~3 次,治疗口疮162例,治愈率为100%。[中医药学报 1988;(5):40]

方剂选用:

1. 治疗一切痈疽、诸疮破烂不敛者:儿茶、乳香、没药各三钱,冰片一钱,麝香二分,血竭三钱,旱三七三钱。上为末撒之。(《医宗金鉴》腐尽生肌散)

2. 治疗龟头烂:孩儿茶合冰片涂之。(《本草撮要》)

3. 治疗牙疳口疮:孩儿茶、硼砂等分。为末搽。(《本草纲目》)

配伍效用:

儿茶配伍白及 二者均有止血之功,相伍为用,其效更著,用于治疗外伤出血或肺痈咯血。

儿茶配伍黄芩 二者均清肺热。儿茶且能化痰,相伍为用,共奏清热化痰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热之咳嗽痰黄、发热等症。

[注意事项]

毒副作用:焦性儿茶酚给猫与大鼠口服 50mg/kg 可引起惊厥。继之麻痹,48小时内因循环及呼吸衰竭而死亡;每日口服30mg/kg可引起贫血、黄疸、肾实质的伤害,数周内死亡,并有明显的高血糖。静脉注射儿茶制剂能使豚鼠骨骼肌张力降低、血压下降、呼吸加快,大量则使呼吸麻痹,重复注射则有蓄积作用。含儿茶鞣质3%~5%的饲料给大鼠喂饲1个月无死亡。小鼠静脉注射儿茶鞣质 200~300mg/kg则可致死。

没食子酚鞣质的毒性大于儿茶鞣质。

[医家论药]

“清膈上热,化痰生津,涂金疮、一切诸疮,生肌定痛,止血,收湿。”(《本草纲目》)

“降火生津,清痰涎咳嗽,治口疮喉痹,烦热,止消渴,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湿热痢血及妇人崩淋,经血不止,小儿疳热,口疳,热疮,湿烂诸疮,敛肌长肉,亦杀诸虫。”(《本草正义》)

附注:儿茶药材有儿茶膏和方儿茶两种:

1。儿茶膏,亦名黑儿茶。为方形块状或不规则形,表面黑色或红褐色,平滑而微有光泽,有时表面可见裂纹。质脆易破碎,断面不整齐,有细孔,亦有光泽,内部棕红色。气无,味涩,先苦后甜。以表面黑而略带红色、有光泽、在火上烧之发泡、有香味者为佳。主产于云南。

2。方儿茶,亦名棕儿茶或褐儿茶。商品有新儿茶和老儿茶之分,其均呈方块状,每边长约 3cm。每面均向内抽缩;棱角多偏斜或破碎。表面平坦,或不平坦而有裂纹。老儿茶黑褐色,表面有胶质样光泽;新儿茶棕褐色,表面无胶质样光泽。质脆易破碎,内部浅棕红色。气无,味苦涩。习惯认为老儿茶较新儿茶为佳。主产于印度尼西亚及马来西亚等地。

儿茶膏和方儿茶之成分和用途相似,工业上用作制革、染料,医疗上用作收敛、止泻剂。



 · 下页:海蛤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