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中药全书 < 健康书籍 
知母的鉴别
来源: 类别:中草药大全

[中药别名]

蚔母、野蓼、地参、水参、水浚、货母、蝭母《神农本草经》,女雷、女理、鹿列、韭逢、东根、苦心、儿草、水须《名医别录》, 蒜辫子草、羊胡子根 (河北) ,参地龙、虾草 (山东) ,马马草 (山西) ,淮知母 (四川) ,连母 (江西) 。

[考证]

知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又名岷母。《名医别录》载:“知母生河内川谷,二月八月采根暴干。”《本草经集注》 云:“今出彭城,形似菖蒲而柔润,叶至难死,掘出随生,须枯燥乃止。”《本草图经》载:“知母生河内川谷,今濒河诸郡及解州、 滁州亦有之。根黄色,似菖蒲而柔润,叶至难死,掘出随生,须燥乃止。四月开青花如韭花,八月结实。二月、八月采根,暴干 用。”并附各地知母形态图。《本草纲目》谓:“宿根之旁,初生子根,状如蛾虻之状,故谓之蛾母,讹知母、蝇母也。”《植物名实 图考》卷七知母条云:“今药肆所售,根外黄,肉白,长数寸,原图三种,盖其韭叶者。”据所附3种知母图中,以形似韭叶者与药铺所 售知母相符。综上本草所述,古代所用知母,有异物同名现象,但百合科知母属植物知母为历代本草传统药用植物,应为知母的正品。

[药材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的干燥根茎。

[药材性状]

毛知母:根茎扁圆柱长条形,微弯曲,偶有分枝,长3-15cm,直径0.5-1.5 cm。表面黄棕色,一端钝圆,有淡黄色的茎叶残基,习 称“全包头”,上面较平坦,中央有一纵沟,并有排列紧密的环状节,节上密生黄棕色毛须状残存叶基,自根茎两侧集向上方纵沟,下 面稍隆起,具圆点状凹陷的根痕。质硬,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散有多数黄色维管束小点。气微,味微甜、略昔,嚼之带粘性。 知母肉:外皮大部分已除去,表面黄自色,有扭曲的纵沟,上方可见细密轮状叶痕,下方可见多数不规则散在的根痕。 盐知母:色泽加深,偶有焦斑,略带咸味,嚼之带粘性。

[成品规格] 商品中因加工方法不同,有毛知母及光知母 (知母肉) 之分。一般认为河北、山西产品质佳。以条粗、质硬、断面色黄白者为优。 规格等级标准:

1. 毛知母统货:呈扁圆条形、略弯曲,偶有分枝;体表上面有一四沟,具环状帝。节上密生黄棕色或棕色毛,下面有须根痕;一端有 浅黄色叶痕 (俗称金包头) 。质坚实而柔润。断面黄白色。略显颗粒状。气特异,味微甘略苦长6cm以上,扁宽0.6cm以上。

2. 知母肉统货:呈扁圆条形,去净外皮。表面黄白色或棕黄色,质坚,断面淡黄白色,颗粒状,气特异,味微甘略苦,长短不分,扁 宽0.5cm以上。

3. 出口商品规格等级分三种: 大知母 (盖王) :身长12cm以上,直径1.5cm。 中知母 (顶王) :身长9-12cm。 小知母:身长6-9cm。

[显微特征]

根茎横切面:木栓层为多列多角形或扁长形木栓细胞。皮层散有少数叶迹维管束;内皮层不明显。中柱散有多数外韧型维管束,维管 束周围的细胞含草酸钙柱状针晶。中柱鞘部位常有横走的根迹维管束。本品粘液细胞随处可见,以皮层中分布较多,内含草酸钙针晶 束。

知母粉末:

1.粘液细胞含草酸钙针晶束。针晶长36-110μm,较细,有的粗至7μm,碎断后状如细小方晶。

2.木化厚壁细胞 (鳞片) 类长方形、长多角形或延长作短纤维状,略交错排列,直径16-48μm,壁稍厚,木化,孔沟较密,胞腔内 含棕黄色物。



 · 下页:知母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