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用强的松、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效果较好,如加服阿司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等辅助药物,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对病程较长的慢性病人,需加服烟酸片、烟酸肌醇片、芦丁、妥拉苏林等药物作为辅助治疗,有利于解除血管痉挛,缓解疼痛。凡剧痛不愈者,可用强的松龙1ml,加1%普鲁卡因1ml,混匀后于颈总动脉触痛明显处作颈动脉鞘内局部注射。每5~7天1次,3次为一疗程,常 有显著效果。
中药常用生地10g,玄参10 g,银花藤10g,连翘10g,当归10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5g,天花粉10g。每日1剂,水煎内服。
内服中成药有通脉片、丹参片。脉络宁及复方丹参注射液可供静注使用。
什么是颈动脉炎?
颈动脉炎是以血管性疼痛为主的颈动脉综合征。故又称颈动脉痛、血管性颈痛等。中医称“脉痹”。其主要表现为咽痛、偏头痛、颈痛、颜面痛与眼痛等多发性放射性痛,除病侧颈动脉有明显触痛外,缺少其他阳性体征,本病多见于中壮年。根据病程长短,临床上分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类。其发病原因迄今尚未肯定,可能与病毒感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精神紧张、冷热刺激、手术、外伤、放射性反应、邻近器官的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亦有人认为可能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颈动脉炎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由于病变的颈动脉可出现一般非特异性炎性变,有的出现脉管扩张、管壁增厚,严重者病变血管鞘呈橡皮条索样改变,甚至管腔狭窄、闭塞不通等。因此,颈动脉炎主要表现为沿颈总动脉及其分支的各分布区域,头颈部多发性放散痛,如咽痛、头痛(偏头痛居多)、头晕颈痛、耳痛、颜面痛、头皮痛、眼痛、食管痛、胸痛等,常为同侧几个部位的疼痛同时出现,有轻有重。偶有左右两侧交替发生者。
疼痛发作时,除同侧颈动脉体有触压痛外,其余各疼痛的部位,均未查出相应病变。如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疼痛缓解或消失,即可明确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