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活血汤是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应用治疗阳痿行之有效的方剂之一,其药物由肉苁蓉、太子参、枸杞子、熟地、川芎、丹参、三七等组成,具有补肾填精、活血通络、调和阴阳、助性之功。其优点有:
(1)确定了阳痿的基本病机为肾虚血瘀。这一基本病机突破了几千年以肾为轴心治疗阳痿的临床模式。
(2)临床疗效肯定。通过补肾活血法与补肾法治疗阳痿临床对比研究共141例,随机分组,补肾活血法组103例,补肾法组38例,补肾活血汤总显效率为46.60%,总有效率为84.16 %,补肾法组总显效率为13.15%,总有效率为60.55%。补肾活血法组在提高性交成功率,主要症状改善明显等方法优于补肾法。
(3)组方合理。补肾活血汤中肉苁蓉温肾壮阳,枸杞子、熟地滋补肾阴、补精益髓,川芎、枸杞子、当归、三七活血化瘀,诸药合用具有补肾活血之功。
(4)治疗机理与阳痿现代研究一致。现代研究表明,阳痿为阴径血流动力学障碍,血栓素、前列环素水平失调。补肾活血汤中川芎、丹参、三七等经实验具有扩张动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调节血栓素/前列环素水平等作用。
阳痿的基本病机为何是肾虚血瘀?
阳痿是临床男科常见病,其证型复杂,变化多端,其基本病机众说纷纭,尚无定论。作者从历代文献,结合现代对本病的认识,认为阳痿的基本病机为肾虚血瘀。
(1)历代医家对阳痿病机的认识
阳痿最早称为阴痿,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 。隋·巢元方对阳痿病因病机的认识,强调肾虚致痿,如《诸病源候论·虚劳阳痿候》中指出“肾开窍于阴,若劳伤于肾,肾虚不能荣于阴器,故痿弱也”。唐 王焘在《外台秘要》中指出“五劳七伤 阴痿,十年阴不起,皆繇少小房多损阳”。宋严用和《济生方·虚损》把阳痿形成责之于命门火衰,提出“五劳七伤真阳衰备……阳事不兴”。明代《景岳全书》首次以阳痿命名,进一步完善了阳痿病因病机,“ 凡男子阳痿不起,多由命门火衰,精气虚冷”,也强调以肾虚为本。清代林佩琴在《类证治裁》中提出,“先天精弱者,可致阴痿”。因此,肾虚不足,或他脏及肾,日久导致肾的功能低下,肾虚化生元气不足,无力推动脏腑气血功能,气血运行不畅,致肾虚血瘀,前阴气血不充,玉茎萎弱不用。
(2)对阳痿病机见解的认识
阳痿以肾虚为本。肾为先天之本,元阴元阳之根,主藏精,为生殖发育之源。若禀赋薄弱,劳倦过度,房事不节,久病失养,致肾精不足,阴阳亏损,肾阴亏则宗筋失润,肾阳虚则作强无能。肾虚元气不足,无力推动血行易致瘀滞;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血脉,使血寒而凝;肾阴不足,虚火灼津,使血稠粘而滞,均使玉茎气血不畅,萎弱不用。
阳痿以血瘀为标。临床上部分患者有过度手霪史,检查可见舌下静脉迂曲,或器质性阳痿行手术后,阴径血流循环障碍。对阳痿患者阴径微循环的观察发现,不仅微血管充盈欠佳,血管数量也明显减少,病史越长,血管数量越少。阴径海绵体超微结构研究发现,严重阳痿患者阴径有较多的微血管闭塞现象,证明阴径微循环有不同程度的障碍。
(3)七情、劳累、饮食酒毒、手霪为本病发病诱因
总之,阳痿以肾虚为本,血瘀为标,肾虚的基础上并发血瘀是阳痿发展的必然趋势,肾病及血,血瘀日久导致肾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