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中医文摘 < 中医常识 < 中医中药 :般若人生网
风寒邪气最易入侵的督脉大椎穴背俞穴
来源:伤精与养精 作者:彭鑫

吊带、露背装等暴露颈部、后背、腰部服装,会将后背的一些关窍暴露在外,风寒很容易入侵。其中比较重要的经脉和穴位包括以下几种:

①督脉

督脉是人体奇经八脉之一,总督一身之阳经。督脉的作用包括:a.它对全身阳经脉气有统率、督促的作用,故有“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的说法,主生殖机能,特别是男性生殖机能。b.督脉循行于脊里入络于脑,与脑和脊髓有密切的联系。c.体内的脏腑通过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的俞穴,受督脉经气的支配。因此,脏腑的功能活动均与督脉有关。总之,督脉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督脉暴露于外,风寒湿邪等入侵,督脉气血不通,全身阳气受损,人体抵抗外邪的免疫功能下降,各大脏腑失去阴阳平衡了,疾病就会缠身。

大椎穴

大椎,属于督脉,位于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伤寒论》记载:“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针灸甲乙经》载:“伤寒热感烦呕,大椎主之。”《千金方》载:“若脊强反折,灸大椎,并灸诸脏俞及督脊当中。”《针灸资生经》载:“大椎,治温疟疚疟。”《玉龙歌》载:“满身发热痛为虚,盗汗淋淋渐损躯。须得百劳椎骨穴,金针一刺疾俱除。”《景岳全书》载:“背中骨节第七椎下穴灸三壮,喘气立足。”明朝著名针灸医家徐凤在其《针灸大全》中称“大椎穴”为“百劳穴”。意谓针灸该穴可以调治各种“虚劳”疾病,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各种亚健康、体质虚弱性疾病。如《行针指要歌》载:“或针劳,须向膏肓及百劳。”《针灸大成》载:大椎“主肺胀胁满,呕吐上气,五劳七伤,乏力,温疟痎疟,气注背膊拘急,颈项强不得回顾,风劳食气,骨热,前板齿燥”。可见大椎穴之临床应用很广,不仅可以治疗风寒感冒、咳嗽哮喘、发热体痛等肺系疾病,还可以治疗五劳七伤等各种内脏虚损的内科杂病,具有宣阳解表、清热通阳、驱邪除蒸、肃肺宁心、通督解痉、强卫固表、扶正截疟、清热开窍等各种功能。

大椎在颈部正后方,是人体的一大关窍,如果不慎风寒入侵,轻则出现头痛、颈部僵硬、肩背酸痛等表现,如果体质虚弱兼有风寒强度较大的话,就会出现胸闷、气短、哮喘等伤及肺气的表现。“肺为一身之华盖”,主全身之气,金水相生,肺气虚就会导致肾气不足,人的整体就会变得虚弱,久而久之,劳病就产生了。在某种语境下,古代的“劳病”特指“肺痨”,现在专指肺结核疾病,所谓“老怕伤寒、少怕劳”,在古代是非常难以治疗死亡率极高的疾病,几乎属于不治之症。所以我们观察古人的服装,无论夏天多么热,都会把颈项部位保护好,尤其是女性服装,更强调这一点,所谓“颈项要暖”。可见,古人的服装有其维持伦理道德的一面,也有其养生保健的深刻道理。

③背俞穴

背俞穴,就是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腰背部的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背俞穴全部分布于背部足太阳经第一侧线上,即后正中线(督脉)旁开1.5寸处。背俞穴指脏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一些特定穴位,如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等五脏之背俞穴等,其位置与相应脏腑的位置高低基本一致。

下页:痼病沉疴很多都与背部受凉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