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 < 因果教育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举不避仇
来源:安士全书 作者:周安士

下附征事一则(出自《文昌化书》)

帝君曰:先人之死(为周厉王所窜),盖出于南风成之谮,朝士悉知。终天之恨,予未之忘。后风成死,其子温叔,才而且贤。韦师氏尝谓予曰:‘风成之子,好学无厌,语言可法,当今贵游子弟中未有’。天道难知,不意风成有子如此。予时虽有不共戴天之隙,而闻其善行,心常慕悦。予既升大夫,保氏缺人,遂荐而举之。卒善其职。

[按]鲧虽殛死,禹则嗣兴。管、蔡为戮,周公右(*辅佐)王。帝君不以父故而使国家失良佐,贤士屈下僚,可谓善用其孝矣。余读《礼记》,则有曰:‘父之仇,不与共戴天’。继读内典,则有曰:‘一切怨仇,皆不得报。’两说似乎相反,而实各有至理矣。吾儒据现在论,若不报父仇则忘亲矣,此不共之心,所以为孝也。佛知过去未来事,见宿世父母,其数无量;与父母为仇者,其数无量;即父母中自相为仇者,其数亦无量,不与共戴天,安能一一相报?又况今日,多一仇杀,徒累父母增一怨对,所以觑破幻缘,隐忍不报,亦所以为孝也。且如武王伐纣,太公负戟从征,伯夷叩马强谏,两人岂不水火?然孟子曰:‘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未尝轻置优劣。儒释异同之际,处处作如是观,则愈读佛书,而儒理愈精矣。帝君欲人广行三教,正以此也。

【白话译文】

帝君说:“先父当年被周厉王流放,衔冤而死,完全是出于南风成之诬陷,朝廷官员们都知此事。先父之仇,我从未忘怀。后来南风成死了,他的儿子温叔却是个既有才能而又贤良的人。韦师氏曾对我说:“风成之子,好学不厌,其言语精辟入理,可引为法则,是当今王公贵族子弟中不可多得之人才。”天意真是难以预料,没想到风成居然有子如此。我当时虽与他家有不共戴天之仇,而听说温叔之善行,心常仰慕之。及至我升任为大夫,保氏一职缺人,我随即荐举温叔,他果然善任其职。[按]鲧虽因治水不力,被流放处死,而其子禹仍然继承并振兴父业。管叔、蔡叔虽被诛戮,周公仍然辅佐成王。帝君不因父亲被害而使国家失去良臣、使贤能之人屈居下位,可谓是真正的善用其孝。”◎我读《礼记》,见其中说道:“父亲的仇人,不可与他共存于天地间。”后来读佛经,经文中说:“一切怨仇,皆不得报复。”两种说法似乎相反,而实质上各有至理。儒家是依据现世而言,假如连杀父之仇都不报,可见他心中早已忘记至亲了。此不共戴天之心,即是他之孝行。而佛知过去未来事,见宿世父母,其数无量。多生多世以来与父母为仇的,也其数无量。甚至父母中自相为仇的,也其数无量。此不共戴天之仇,又怎能——皆报呢?更何况今日多一仇杀,徒然拖累父母又增一怨对。所以看破虚幻因缘,隐忍不报,也是孝行。且如当年武王讨伐纣王,姜太公背负长戟随从出征,伯夷却叩马强行阻谏,两人几乎是水火不相容。而孟子却说:“二老者,是天下之大老。不敢轻易评论谁为优劣。”凡遇儒、释二家异同之处,处处作如是想,则越读佛书,而儒学之理越透彻。帝君希望人们广行释道儒三教,正为此故。

下页:广行阴骘,上格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