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革命先烈 < 文学故事 < 首页 :当前 
鉴湖女侠——秋瑾
来源:百科全书 作者:

在清朝末年出现的革命志士中间, 有一位是自称“鉴湖女侠”的秋瑾.秋瑾从小就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束缚, 骑马击剑, 能诗善文, 养成一副比男子毫不逊色的刚烈性格。

秋瑾走上反清的革命道路, 是从“家庭革命”开始的.她21 岁那年, 由父亲作主, 嫁给一位姓王的公子哥儿, 两人志趣不同, 性情也合不来, 这使她感到十分苦恼.秋瑾不甘心被禁锢在家庭的小圈子里, 决定走出家门, 去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惟一使秋瑾牵挂和难以割舍的是她的两个孩子.为了重整破碎的河山, 使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妇女、儿童不受煎熬, 秋瑾牙一咬, 毅然把两个孩子寄养到绍兴娘家, 变卖掉自己的首饰当路费, 于1904 年夏天, 踏上了东渡日本的征途。

秋瑾写过这样一首诗:

“万里乘风去复来, 只身东海挟春雷.忍看图画移颜色, 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洒不消忧国泪, 救时应仗出群才.拚将十万头颅血, 须把乾坤力挽回.”

在后来的反清斗争中, 她完全实现了自己在诗文中发出的誓言.1905 年冬, 清政俯串通日本当局, 禁止留学日本的中国学生开展革命活动.为此, 学生们中产生了分歧.有人主张立即回国参加革命, 有人主张念完书再回国。

有一次, 正当两种意见相持不下的时候, 秋瑾一个箭步跨上讲台, “唰”地从筒靴里抽出一把刀, 往讲台上一插, 厉声说道: “我想代表回国的同学说句话, 如果有人回到祖国, 投降清朝, 卖友求荣, 欺压汉人, 就让他吃我一刀! 刚才还是一片嘈杂声的会场, 顿时鸦雀无声了, 留学生们都向秋瑾投去敬佩的目光。

回国后, 秋瑾立即奔走于浙江、上海之间, 联络会党, 创办《中国女报》, 研制炸药, 准备发动反清起义.秋瑾认为起义的条件成熟了, 就和徐锡麟商定, 于1907 年7 月初, 分别在浙江、安徽等地同时起义。

但是, 意外的情况发生了, 徐锡麟在安庆不幸遇难, 绍兴的革命党人也暴露了目标, 遭到清政俯的搜捕。

在这千钧一发的紧急关头, 秋瑾丝毫没有退缩, 她决意要和敌人一拚到底!

秋瑾昂起头, 对好心劝她的朋友说: “自从锡麟遇难以后, 我就决心一死了.革命必须流血才能成功.这些年来, 不少男同志抛头颅, 洒热血, 但还没有听说有妇女死于革命的.为了唤起民众, 就让我做中国女界为革命死难的第一个人吧! ”

秋瑾被清军逮捕了.敌人要她供出同党, 遭到秋瑾严辞拒绝。

敌人用死来威胁她, 她凛然答道: “革命党人不怕死, 要杀便杀! ”

敌人又把纸笔放到秋瑾面前, 叫她写供词.秋瑾望着外面飘飘扬扬的秋雨, 一阵秋风拂面而过.她奋笔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7 个大字, 表达了她对祖国的眷恋、对民族前途的担忧和对革命遭受挫折的悲愤。

敌人下达了处决秋瑾的命令.1907 年7 月15 日, 32 岁的秋瑾身穿白布衫、黑纱裤, 从容镇定地走向绍兴轩口亭, 英勇就义.行刑前, 她无限深情地举目四望, 向苦难深重的家乡父老作最后的告别。

秋瑾烈士倒下了, 但若干年后, 在绍兴轩口亭却竖起了一座纪念碑.这位巾帼英雄的光辉形象将永远矗立在人民的心中。

下页:甘洒热血的反清志士——徐锡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