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佛教入门 < 善书推荐 < 首页 :当前
第三卷 一、学佛与日常生活
来源:民间善书 作者:圣严法师

晓云法师, 信定法师, 诸位同学, 诸位居士:今天是我第三次到莲华学佛园来, 第一次是五年前, 在座的同学和居士之中, 可能有人听过或见过面。第二次是一个月前诸位的结业典礼。今天要我来作学术演讲, 实在不敢当, 学术二字, 我是谈不上。

学术演讲, 就是要讲学术。两个星期前, 我在文化学院演讲时, 把学术分为四个层次:

一、不学无术──一无可取的人。

二、不学有术──我国古代称之为术士, 有方术的人, 可为人治病、看相、算命、看风水等。

三、有学有术──在古代称之为方士。

四、有学有术有道──在我国历史上叫做道士, 这一名称的出现, 相当早, 春秋繁露中有“古之道士有言”之句。

我们出家人, 人称方外之士, 我们自称释子、沙门, 也可称道士, 这并不是道教人士的专称, 而是指有道之士。

今天在此地演讲, 应改为学术道演讲才合适, 因为有学有术, 只是在方士的阶段, 在一般地方是可以的, 而在学佛园应该加上一个道字, 为学、术、道演讲, 但这就未免标新立异了。

我自问是不是有学、有术、有道?若说有, 这是骄傲, 是说大话。若说无, 也不好, 站在学术研究的立场, 应该说有, 我才能接受田教授的邀请。以一个学佛的人而言, 还是说无才对。释迦佛说法四十九年, 他却说他不曾说著一个字。

像我们来说, 知道的越多, 说得越多, 就是懂的佛法越少。既然佛陀一个字都没有说, 我们又何必多说?迦叶尊者是禅宗的第一代祖, 但佛传祖位的时候, 却没有说一句话, 只是拈花示众, 独迦叶破颜微笑而已, 这样就算传法了。有人问:“当时释迦佛如果是拈根草, 迦叶会不会破颜微笑?”我不知道, 佛是一切智者, 他一定知道, 但也不能说出来, 否则就不必拈花示众。禅宗有很多语录、公案、机锋, 都不可用常人的知见去分析, 不要用常人的心态去理解。如果可以用常人的知见去衡量的话, 就不是禅宗的公案了。以禅来讲, 知识越丰富, 对禅的障碍越大, 公案读得越多, 理解越多, 离禅反而越远。公案要参究, 不能解释, 参悟以后, 也无法用语言文字, 和盘托出以示人, 只能向比自己高或和自己相等的人, “比手画脚”求印证, 这叫做心心相印。

现在讲学佛;学佛是道, 佛学是学说。

各位听讲佛法已很多, 知道的也一定很多。我想就自己的经验, 分几个阶段来讲:各位如果问我知道多少?可以坦白的告诉诸位, 当我没有看完大藏经的时候, 觉得知道的很多, 尤其在二十几岁时, 甚至有个很幼稚的想法, 感觉自己知道的, 比佛经还要多;因为我有很多的想法, 没有看佛经前就有了, 如是我以为佛经里的知见, 大概我都有了。后来有一个阶段, 不敢看佛经, 为什么?就怕自己发现的答案, 再在佛经看见, 就像孙悟空发现再翻也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一样。自以为聪明的同学, 恐怕都有这个毛病, 后来我才明白, 知道的再多, 也无法超出佛法的范畴。第三个阶段是拼命看佛经, 所以才到山里闭关, 觉得自己太渺小了。后来把三藏教典看多了。告诉诸位, 律部我看了三遍, 阿含部看了二遍, 大乘经论只看大半, 现在若问我懂多少?可说什么也不知道, 也不懂得佛法。有一个时期, 心里很混乱, 头脑一塌糊涂, 觉得自己知道的太多了。各位知道, 从前有个外道, 感到自己知道的太多了, 怕把肚皮胀破, 特地用铜条把肚子箍起来, 这个经验我似乎也有了。佛法浩如烟海, 太深, 看完了望洋兴叹。每看完一部经, 逢人便讲, 但道行比我高的一听, 就知道我说的是什么, 后来看多了, 反而没话讲, 不知讲些什么。引经据典是钻牛角尖的工夫, 这叫循章摘句, 谓之说食数宝, 谓之千古文章一大抄, 目前一般文章, 学术味道太浓厚, 而抄的成分太多, 消化的少。假如希望人家理解佛法、佛学, 也要先自己充分理解以后, 再告诉人家, 莲池大师说:“人不要出头太早”, 要想文章洗练, 必须多体验。经典不是教人用来当学术研究的, 而是教我们修行, 有多少行持, 才能对经典理解多少, 有了修行的体验, 才能理解佛经里每句话的真义。中文的佛经从梵文译成中文时, 都是由有修行的三藏法师来主持, 现在的人对佛学有研究, 而无修持, 理解出来的东西, 自不会很好, 只能从字面上翻给外国人看, 无法充实佛教慧命, 总有一层隔膜。所以学佛需要体验。

下页:学佛要有出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