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中庸讲记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知远之近 知风之自 知微之显 可与入德矣
类别:儒学深究 作者:徐醒民

“知远之近”是什么呢?看一桩事情,他要从远大的地方来看。这跟我们普通人不一样,我们普通人只注重现实,一切讲功利、讲现实。君子他了解任何事情,要从远大之处,去研究去观察。那么“之近”,“知远之近”这个意思,就是他要把这个事情,看得很远的时候,就从近处看。近处是什么呢?这个事情开端的时候,那就是普通人讲这件事情,动机在哪里。这件事情将来是好、是不好,是为自己私人的事情,还是为公众的大众的来办事,这个开始就要分析清楚。愈是为大众来办事,那么这个出发点就正确,出发点正确了,再研究,这个事情一开始做了以后,有没有什么障碍,有哪些,可以遇到的那些困难,这在开始的时候,就要明了。那么君子他看事情,一则从远大处来想,再则就事情还没有开始的时候,他就要研究这个事情的动机,动机要端正了,计划要清楚了,方法要正确了。那么它自自然然地,这个事情就能成就的,所以说:“知远之近”。

“知风之自”,“风”比如说,风起来的时候,他知道,这个风从哪里起来的。风是代表一个事情,得了一个结果了。这个风,它这样地起来的时候,它从哪里起来的,“自”是从什么地方来的。那么这样办一切的事情,比如说我们看,世间的任何事情,例如今天我们在,新闻传播媒体里面,无论是电视、无论是报纸,当我们看到从各地方,世界各地方传播过来之后,这个都是事情,就像那个风一样,已经起来的了。各国所发生的这些事情,它是一个结果了。我们一般人,看这个事情怎么来的?不知道。君子他知道,什么样的事情一发生了,他知道这个事情怎么发生的,是从哪里起来的。“风”是代表结果,“自”是代表原因,他从果上面可以追溯到前面,形成这个果的一种原因。有了这个“知见”的时候,那么他看事情,解决任何问题,他就与一般人不同的,他要提出这个办法,就能绝对有效果,不会做了以后做不成功。这是由于他“知风之自”。

“知微之显”,“微”是很隐微的,不明显的。比如人心都是很隐微的,非常微细的在心里面。甚至于连他本人自己,他也不知道。君子他求学、求道,到了一种程度的时候,他明了,他明了是什么呢?就是要看到人的,内心很深的,很微细的地方,人的心理,他怎么看得出来呢?他从那个显处,叫“知微之显”。要从明显处看出来,明显处指的在哪里啊?比如说一个人的面貌,他这个人心理不高兴的时候,那个面貌显出有一种愤怒,或者是有一种,面貌的颜色也变了。恐惧的时候面色也变了,欢喜的时候,也有不同的面貌出现了。那么这些,君子他就从,人的这些显著的言语、容貌,他的表现可以看得出来。君子就从这个很显著的地方,来知道一个人的心理,很微细的那个心思,这个是“知微之显”。从这些地方,君子有这些个,一则能够知道人的心理,一则知道事情的因果。君子待人接物、办事情,总得要通达人情世故,自然少了他人阻碍。君子在这些地方,一则他自己有内在的修养,“温而理”,再则知道事情的,“知远之近”,“知风之自”,那么再知道人的心理,“知微之显”,这样的话可以是通达人情,事理也明了啊。

“可与入德矣”了,“德”是修养道德修道啊,修道是从哪里修啊?要自己这个德,修养品德,品德修得,一天一天在那里开发出来。他这个“性德”,“本性”,就一天一天地显示出来,所以叫“入德”。这就是告诉我们,要学君子之道,就在这些地方用功夫。这些地方怎么用功夫呢?比如说“淡而不厌”,我们自己一切求其平淡,不要好高骛远,不要遇任何事情夸跃自己。“简而文”,“简”是什么呢?我们思想要单纯,不要像一般人一样那么复杂。复杂的思想,到社会上跟人家,争夺这个争夺那个,所以脑筋不简单。我们学君子之道,要学着与世无争,我们就是很简单,愈是简单。虽是很简单,但是我们有文化的修养,这是自己在求学,讲修养的时候,这个都必须要具备的,要学平淡,要学简,一切都简单。再就是待人你要温和,不要给人家难堪,然后看事情你要明了因果。看人也你要懂得人的,你怎么知道,从表面就可以看到内心呢?“诚于中”必然是形于外的,只要自己在这上面,有认识的话,那么长期的观察,一目了然啊,这样“可与入德”。在修道,就自自然然地会进步的。

下页:诗云 潜虽伏矣 亦孔之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