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心律失常防治专题 < 疾病防治丛书 < 医学书籍 
胸痹的病因的中医认识
来源: 作者: 时间:

心律失常病人可同时出现胸痹之证候,而中医对胸痹的病因认识可归纳如下:

(1)寒邪内侵:素体阳衰,胸阳不振,阴寒之邪乘虚侵袭,寒凝气滞,血行不畅,而成胸痹。

(2)情志失调:忧思伤脾,脾虚气结,运化失司,津液不得输布,遂聚而为痰;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肝郁气滞,甚则气郁化火,灼津成痰。气滞或痰阻均可使血行不畅,气血瘀滞或痰瘀交阻使心脉痹阻,发生胸痹。

(3)饮食不当:饮食不节,恣食肥甘厚味,或嗜酒成癖,以致脾胃受损,运化失健,聚湿成痰,痰阻脉络,心脉痹阻,而成胸痹。

(4)年迈体虚:年过半百,肾气渐衰。如肾阳虚衰则不能鼓动五脏之阳,则心气亦不足或为心阳不振,血脉失于温煦而胸阳不畅,发为胸痹;若肾阴亏虚,则不能滋养五脏之阴,可使心阴内耗,心阴亏虚,心火偏旺,灼津为痰,痰热痹阻心脉,发为胸痹。

中医对胸痹的病机是如何论述的?

中医对心律失常所见的胸痹病机的认识可归结为虚实两个方面:虚为心脾肝肾及气血阴阳亏虚,机能失调;实为寒凝、气滞、血瘀、痰阻、湿遏。在本病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以虚实挟杂为多见。由于本病多见于中老年机体日渐衰退之时,故一般认为,本虚标实是其主要病机。且以上病因病机可同时并存,交互为患,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见下述病变:

(1)瘀血闭阻心脉→心胸猝然大痛(真心痛)。

(2)心阳阻遏,心气不足,鼓动无力→心悸动,脉结代。

(3)心肾阳衰,水邪泛滥,凌心射肺→咳喘,肢肿(水肿)。



  忠告:本站专题丛书可能并非最新版,有关内容请勿作为诊病的唯一参考! 〖医学书籍〗
〖返回目录〗
 · 下页:小儿心律失常的特点 (健康书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