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所致的肾脏病变是在糖尿病过程中见到的蛋白尿、高血压、浮肿、肾功能不全等肾病变的总称,包括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肾小动脉硬化症、肾盂肾炎和肾乳头坏死等病理改变。糖尿病性肾病(DN)则仅指糖尿病所特有的与糖代谢异常有关的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
发病机理是什么?
基本病理特征为肾小球基底膜均匀肥厚伴有肾小球系膜细胞基质增加、肾小球囊和肾小球系膜细胞呈结节性肥厚及渗透性增加。其发病机理包括:①高蛋白饮食加剧糖尿病肾病的恶化:糖尿病病人由于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而以高蛋白纤维食物供给为主,顾此失彼,致使蛋白分解产物及磷的负荷过度和积聚,进而加剧了DN的病理损害。②高血压的影响:糖尿病病人由于脂质代谢紊乱、动脉粥样硬化等诸多原因,合并高血压者为数不少,这些病人中几乎都可见到尿微量蛋白,表明肾损害普遍。③高血糖:长期与过度的血糖增高,可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外渗,引起毛细血管基底膜损害,肾小球硬化和肾组织萎缩。
患者的饮食应注意哪些?
糖尿病肾病的饮食,目前主张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即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因为临床和实验研究均证明,高蛋白饮食可增加肾小球的血流量和压力,加重高血糖所引起的肾血流动力学改变,当给予低蛋白饮食后可使增高的GFR下降,而适量的蛋白(0 .8g/kg d)饮食对临床期糖尿病肾病也可使其GFR下降速度减慢。对已有大量尿蛋白、水肿和肾功能不全的病人,除应针对具体病情给予必要的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外,在饮食上对有低蛋白血症和水肿的病人,除限制钠的摄入外,对蛋白质摄入,宜采取“少而精”即限量保质的原则,以每日每千克体重0.6g高生物价值的动物蛋白为主,必要时可适量输氨基酸、血浆或全血,在胰岛素保证下,可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的入量以保证有足够的热量,避免蛋白质和脂肪分解增加。脂肪宜选用植物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