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孟子与尽心篇 < 南怀瑾文集 < 般若人生网 :当前
君子有三乐
来源:儒学深究 作者:

古代称君子,是指有道德、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孟子说,一个君子,有三样事情是他人生真正的快乐,就算拿皇帝之位来交换这三种快乐,他也不干。第一是有圆满的家庭,父母都快乐安详健在,兄弟姊妹之间和睦,没有人当太保,也不会出意外,无灾无病。

第二,随时随地,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一切,到城隍庙烧香,面对阎罗王都不怕,因为没有犯过罪,没有做过亏心事,所以看见人,心不跳,脸不红。“怍”就是在测谎机上显示的不正常跳动频率,一个人光明磊落,没有任何事对不起天地鬼神及人类的,这是第二件快乐事。

第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是第三件大快乐,但它的构成条件是要有“英才”,如果“得天下笨才而教育之”,就“苦”也。当然“英才”是很难得的,有些人教也教不好,说他好并不好,说他坏又并不顶坏,而是一种“阴”才,这就在不苦不乐之间了(众笑)。

最后他又把开头的一句话重复一次:“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这是他的感叹!

这三乐,孟子有了一乐半,因为他的父亲已不在了。孔子则没有第一乐。孔子的一生很苦,他的哥哥姐姐,从小都靠他养,而且孔子奉养的母亲是后娘。第二乐,他们两位都做到了。第三乐,孟子大概不胜感慨之至,孔子也没有完全做到,因为孔门七十二贤人,贤到什么程度就不知道了。至于说教育出来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英才”,孔子门下没有,孟子门下也没有。

有人说,还有一个人,也只做到一半,那是隋末的王通,他自比尼山,儒、释、道三家都通的,也是大彻大悟的人。最初他也有志出来统一天下,后来和隋炀帝见面谈话后,看到国家天下的形势,并不如他想象中那样,便立即回家讲学河西,培养青年人才。后来唐太宗手下成名的将相,大多是他的门人,王通可以说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所以王通死后,他的学生们,私谥他为文中子。为什么由门人私谥而政俯没有赠谥?在唐朝的历史中,连他的传记也没有,据说由于其弟王凝任监察御史时,劾奏唐太宗的舅子长孙无忌的友人,所以隋唐史中,没有他的传记。但满朝文武百官,他的门人们,私谥他为文中子,等于是当代孔子。

这里看到,孟子在人生的目标上,订立得如此远大,而孟子自己也没有做到,可见人生事业的难为。

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这是孟子再三说明君子有三乐之外的修学境界,因此而说,即使贵为天子,也是平常的事,不算什么。

孟子首先说,一个人当了皇帝,领土大,人民多,为世界大国,哪一个人不希望这样?但是一个人纵使当了帝王,也不见得能有君子的三乐。

研究古今中外的帝王,可怜的太多了。了不起的帝王如汉高祖、唐太宗、西方的拿破仑,等等,他们也只统治短短一段时间就过去了。只有自称十全老人的乾隆,当了六十年的皇帝,老了交给儿子,自己当太上皇,在宫中静修,念密宗的咒语,偶尔管管闲事,真是十全。但是他乐不乐?一点也不乐,烦恼事情很多。所以当了皇帝,虽然“广土众民”,但并不乐。这就是为什么孟子教年轻人,先建立自己的人生观,认清楚人生的目标,不要去盲目瞎闯;没有确定目标,没有建立人生观,皇帝可以做,宰相可以当,可是,那也只算是人生生命经历的一场闹剧,“你方唱罢我登场,却认他乡作故乡”。

其次说到做圣人,“中天下而立”,是志愿在乱世中,做中流砥柱;换言之,是顶天立地,独立而不倚,不亢不卑,为万世人格的修养目标。“定四海之民”,做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如周文王一样。多了不起啊!但是,这只能说是立功,谈不到立德,所以有人不走这个路子,孔子、释迦牟尼,就不走这个路子。像释迦牟尼佛,他天生可以当皇帝,本来就是太子的身份,可是他不愿意,虽然“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然而“所性不存焉”,不能成道,不能超凡入圣,只能成一世的功业,不能成千秋万古不朽的德业。

“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那么君子学什么?学大英雄吗?虽然做到了尧舜的境界,也并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另一种形态,或者去过穷困的生活,虽三餐不继,也不觉得有什么损害,这都是本分上的事。能够安本分的人,就是天下大英雄,英雄可以当帝王,亦可以当乞丐。当帝王对他不会增加一点点什么,当乞丐也丝毫损害不了他什么,该如何处便如何。

接着孟子继续讲到修行,这里从养身开始,前面从尽心而后知性,知性以后修命,修命以后,到这里是修身。儒家与佛家不同,完全在入世的做人做事上,把道修成,然后可以“大行不加”,“穷居不损”。

他说真正的修行,是从心理行为修起,动心忍性,起心动念之间,都合于“仁、义、礼、智”,就是至善。那么“根于心”,内心的修行够了,“其生色也”,然后奇经八脉、十二经脉都通了。“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然后脸上的气色也不同,有光华了,气很充盈畅达四肢,形体端正,不弯腰驼背,身心舒畅、轻灵、怡悦。“四体不言而喻”,一个有道之士,一眼望去,身影自然与众不同,精神灌透,气沈丹田,含胸拔背,有一种慈和祥瑞,潇洒飘逸的丰采气质,像是神仙中人。

这是孟子一生修养的经验之谈,也是他学问修养实践的自白,照一般世俗的观念,就是他修道的真工夫。孟子从动心忍性开始,然后说到性善,讲到做人做事行为。不过儒家和佛家不同,儒家动辄就与实际的从政连起来,因为古代的知识分子,出来第一步自然就与政治产生关连,所以是由行为,再讲到修行的成就。

因此孟子说修行成功了,有定力,便“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其实不管佛家或儒家,都是如此,所以青年人要想学道,求得气脉通的,先要做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明心见性以后修持,气脉自然通,否则,要从心理行为上,改进自己,在起心动念间,念念都在至善,气脉也自然就通了。这是孟子实际的经验,他不会欺骗我们的。

孟子有关心性、体用的修养,至此大致已告一段落,他由基本原则,谈到实际工夫。所谓仁、义、礼、智是根于心,由心理行为开始,修养到“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的境界。这也是先“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检查心理行为的修养,工夫到家时,生理自然有了转变,同时也能彻底明了心性体用的道理。

然后讲到起心动念,做人做事的道理,见之于外的行为,成为道德的准则,也成为社会群体的政治伦理。于是孟子举出伯夷的一段事。

下页:养老与全民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