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糊涂学大全 < 生活秘籍集锦 < 首页 :当前 
节制欲望
类别:教育人生 来源:

凡事喜欢圆满,成功要争到十分;采花挑最大的一朵,衣服穿最新的一件;外面的天空好狭小,我的理想比天高——这种少年心态,想来是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的吧.就像小娃娃吃糖,小小的手握满了,还要叫妈妈把糖放满他的小口袋.这种急切地向世界索取的情态,在少年时代固属可爱,但是,当一个人长大了,独立了,孤身融人到茫茫人海中去的时候,他就会发现,世界很大也很小,所求的希望很近又很远,越是急切想得到的东西,越是比别物更难得,期望越高,失望就越大.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相对于社会、相对于人生来说,个人的精力、能力、时间毕竟是有限的;由于世界上的物质有限,所以创造也就有限,得到的更是有限.由于这种'有限'无处不存,无时不在,它铁面无私地面对着每个人的欲望,就像春夏秋冬的季节更换那样不可移动,个人是无法打破这个规律的,总要循序而进,好高务远者,不免就要多跌几跤了.其实,这个世界是公平的.有所失必会有所得,付出了的,总是会有回报;而有所得也必有所失,尤其是当得到的东西超出了常人所能负担的程度,则'久暖而瘟',成为灾难.名誉、地位如此,个人的追求,也是如此.一旦超过了社会承受能力的极限,追求就成了一种虚无,一种负担.所谓大起者,必有大落,盛极者,必随衰亡。

《庄子》中有一则故事,形象他讲述了追逐欲望所遭遇的结果。

有一次庄子在林中打猎,看见一只奇异的鹊鸟由南方飞来.碰着庄子的额头飞过去,停在树林里.庄子很纳闷:'这是什么鸟? 有这么大的翅膀,可是却不高飞;眼睛这么大,却连人都看不见.'于是,他便跟随鹊鸟进了树林.仔细一看,他发现鹊鸟在树荫里对准了一只螳螂,而这只螳螂正举起臂膀准备捕捉一只在枝头鸣叫的蝉.螳螂与鹊鸟都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而没有觉察自身面临的危险.庄子见状心惊道:'唉! 凡是互相求利的事物,必然互相拖累;有心谋害他物,就招引别物谋害自己.'这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句成语的由来。

这个寓言提示我们,欲望不可过大,当你的欲望对准了某个事物时,一定要审时度势,防止出现'黄雀在后'的局面.譬如,你若贪求名利,就要担心官场的倾轧;你若贪图钱财,也要担心别人觊觎你的财产.所以,一个人要想快乐的生活,最好不要有过多的欲求。

《荀子》中讲:'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人类是欲望的奴隶,不管多么贪贱的人,也会有与其相符的欲望;不论拥有多大的权力,也不会断绝欲望.但是,欲望是可以控制、管理的,借此才能建立起社会的秩序.我们的某种欲望一旦获得满足,必定会出现更高的欲望.欲望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如果欲望可以满足,人就不会再努力,也就不会有进步.不过,欲望虽然很难满足,要无限地靠近满足,也并非做不到.被满足的欲望,就不再是欲望,想借此刺激人,其必不为所动.降低欲望的一个办法是尽可能节制欲望.聪明应该懂得制欲、节欲。

下页:谨言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