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佛家文化 < 中华传统文化 :般若人生网
佛家对文学及哲学的影响
来源: 作者:

佛家在对我国的艺术和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同时,对我国的文学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禅宗的禅学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影响上。

自六朝至两宋,佛学盛行,许多诗人涉足佛家、结交名僧,诗歌创作受到佛家的深刻影响,以禅喻诗创作了大量禅诗,著名诗人谢灵运、王维、白居易、柳宗元、苏东坡等人就崇信佛家,其作品往往寓佛理禅意于其中。另外,佛界也出现了一批以诗讲佛理的诗僧,他们的诗,自然洒脱,言浅意深,别具境界,对当时的诗风产生了巨大影响,唐代的王梵志、寒山、拾得以及宋代的佛印就是著名的诗僧,而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更是禅诗的典范之作。佛家对文学的影响还体现在对小说的影响上,六朝时就有很多佛家感应、报应和灵验故事的志怪小说,刘义庆的《幽冥录》,颜之推的《冤魂志》等。唐朝以后的各种传记及章回体小说在题材、人物和情节等方面都受到了佛家的影响,多带有三教色彩。如明人所作《归元镜》,是说明净士宗的相关事实;《济公传》、《红楼梦》、《说岳全传》、《西游记》等完全以佛家为题材的或是带有浓厚的佛家色彩的小说;其他笔记形式,《法华》、《维摩》、《百喻》诸经鼓舞了晋唐小说的创作。流传于阿拉伯国家的《天方夜谭》,主要记载波斯的故事,而波斯古时也是佛家之国家,其故事亦有与佛家传说相关。在我国民间,以佛家为题材的传说和故事更是比比皆是。近代世界大文豪俄国之托尔斯泰,其作品能够充满美丽性、普遍性,而成为写实之鼻祖,传播于全世界,皆是因为他能够模仿佛家述实之体裁──参看胡寄尘的《托尔斯泰与佛经》。佛家不但对于我国文学上有极大的帮助,对于世界文学上亦有其不可磨灭的影响。

对哲学的影响

佛家哲学蕴藏着极深的智慧,佛学和中国古典哲学的交互影响,推动了哲学提出新的命题和新的方法。佛学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在人生观上,佛家强调主体的自觉,并把一己的解脱与拯救人类联系起来。它以独特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方式,给予中国传统社会民众精神生活以新的启发。

汉、晋、南北、隋、唐有“有、空、玄”之思想: 中国哲学思想,在周朝已达一定规模,至战国诸子百家各倡其说,当时是我国学术史最为发达的一个历史阶段。然汉后知有孔子、老子二家的学说论著了;汉武帝时排斥百家定儒家为最尊;至魏、晋、六朝以后道家复兴,盛倡其玄学,而佛家也于此时传入。因二者均带有宗教色彩,且皆在社会中活动,故佛家初入中国时即发生教义冲突而排斥,由排斥而接近,到魏、晋时讲佛学者多取义于老、庄学说了。而讲老、庄者又多取义于佛家经典,二家又发生生密切关系。在社会阶级中儒家本是掌管政治、教育等大权,与佛家不发生关系,但发展到后来,学佛的梁武帝等高权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与儒家也发生冲突,二家再由相攻击而达于谅解。所以唐时明通博达之士,皆知儒家为有门,所以提倡伦理,握政权,主教育: 佛家为空门,所以使人止恶向善,净意修德,以辅于社会治安;又以道德经中之“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与“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之义,而定道家为玄门。以为儒家虽是有为而作,但不得离佛家的空性;以佛家的有、空、非空非有,而成三家调和思想的理论根据。

宋、元、明、清“治世心身”之思想: 宋、明朝以后的学者,都以儒教为治世之学,佛家为治心之学,道教为治身之学,以定三教相安之分位。其他宗派社会地位一落千丈,当时知有禅宗作为佛家的代表,其他各宗已名存实亡了。

下页:写本《大藏经》与刻本《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