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临终关怀 < 中华传统文化 :般若人生网
如何面对病苦?
来源: 作者:

证严法师著述《生死问答》

问:动作迟缓、病痛不断,很多事情想做都不能做……“老”似乎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答:不要害怕,要警惕——有朝一日我也会老,今天若没有好好对待父母,将来我的孩子也会这样对我。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的伦理美德,其实就是这样在家庭中培养出来,再一代代传承下去。

病:如何面对病苦?

问:人都会生病,有病就会有痛,因此很多人觉得病此死还可怕。如果自己身边的人或是别人有病庸时,应如何帮助他们?

答:亲情或友情是凡人最难割舍的,有情有爱就有烦恼,所以人一遇到自己的亲友发生了什么事,往往心急如焚、不知所措。宗教的目标就是引导人看透生命的真谛,把爱的范围扩大,以平等心及平常心来看待一切众生,遇到无奈的事要看淡一点,面对人生的无常就不会那么挣扎、痛苦了。

问:这会不会很难做到?

答:是很难做到。“体会”生老病死不难,“说”也容易,但是要真正“做到”就不简单了:一般人总是想得通比较快,行得通比较慢。比如曾经有一位慈济委员打电话给我,说她父亲病危,在加护病房昏迷了好几天,醒来之后就一直念着要跟我说话,要向我发愿,祈求他的病能好起来。他将近八十岁了,虽然平常自己会说:“年纪这么大也够了。”但是处在生死边缘时还是会恐惧。

所以人对于生命,不论是自己或家属,都难以真正割舍。我还听到电话中女儿、儿子对他说:“你赶快发愿,爸!你赶快对师父说你要做什么事!”虽然女儿是委员,儿子是慈诚队,都很孝顺,也明知父亲已将近八十岁了,生命中总有这段路,应该要看得很自在。但实际面临亲人的生死关头,还是会有这种祈求,希望亲人能再好起来。所以说亲人也好,自己也好,总是在生死道路上生离死别,都会很挣扎。

问:这是人性吗?

答:是的,这是人性!

下页:为什么强调在临终时要助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