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佛家高僧 < 中华传统文化 :般若人生网
四大佛家译经师-玄奘大师
来源: 作者:

玄奘(600-664),俗姓陈,名讳,河南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人。他是四大译家中唯一的汉族僧人。世家出身,受其兄陈素的影响,自幼出家为僧,十一岁即能“诵维摩、法华”。十五岁以后随其兄“行达长安”,又逾剑阁“达蜀都”,而后沿江东下,历“荆扬等州”,遍访名师,刻苦钻研佛理。青年时代的玄奘对佛家哲学就有着执着的追求,在他“遍谒名贤,备餐其说”的过程中,发现流行的许多学说“各擅其宗,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知适从”。恰在此时,印度学者波颇蜜罗多来华,介绍印度那烂陀寺戒贤所著《瑜伽师地论》,并认为这部论著可以总赅佛家学说。这就激起了他“誓游西方,以问所惑”的决心。唐太宗贞观三年,长安一带连遭饥荒,朝廷准许僧俗外出就食,玄类利用这一机会,私自离开长安,开始西行求法。他过玉门关,经中亚,逾葱岭,途经十六国,历时四年,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到达了印度的佛家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投到戒贤门下。在印度的十多年中,他除了在那烂陀寺向戒贤学习《瑜伽师地论》并专攻梵书梵语数年外,几乎走遍了印度各地,前后向十多位佛学大师求教问学,学遍了佛学中各种学说,达到了十分精熟的境地。由于他的刻苦钻研和对佛学的精深研讨,他还参加了当时印度佛家界多次的辩论大会,写下了《会宗论》、《制恶见论》,并在因明学说方面提出“真唯识量”的见解,名扬五印度。贞观十九年,他带着在印度搜集的佛典520夹657部回到长安。回国后,在唐太宗、唐高宗父子的支持下,由朝廷供给所需,征召各大寺名僧大德数十人,先后在长安、洛阳两地组织庞大的译场,专心译经十九年。

十九年里共译经75部1335卷,不仅系统地译介了反映五世纪时印度佛家全貌的基本著作,包括因明类的《因明入正理论》;说一切有部的阿毗达磨(对法)中的《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阿毗达磨俱舍论》;律部的《瑜伽菩萨戒本》;中观学的《大乘广百论释》;瑜伽行学派的《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摄大乘论》(重译)、《成唯识论》等,还在晚年译出了佛家经籍中最大的一部经《大般若经》600卷,这辉煌的成就,在我国译经史上是前无古人的。除译经外,玄奘还在回国的第二年,由他口述,弟子辩机记录,编纂了一部12卷的行记《大唐西域记》。这部书记述了玄类的西行见闻,涉及地域包括今天南亚、中亚的广大地区。它不仅对中印佛家史的研究是极为珍贵的资料,对西域及印度史的研究,对中西交通史及文化史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玄奘不仅是大翻译家,也是我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旅行家。他在印度十七年,在佛学上的造诣是相当高深的,回国后又接引了许多弟子,传授毕生所学。中国的法相唯识一宗就是由他及他的高徒窥基等创建,其影响远及朝鲜、日本。

佛陀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