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知识窗口 < 生活点滴 < 般若人生网:当前
性格会随器官移植吗
来源:世界之窗 作者:陈佩珍

1988年5月,美国康涅狄格州的耶鲁大学纽黑文医院为患严重肺原性高血压病的47岁的女戏剧教师西尔维亚做了该院第一例成功的心肺移植手术。手术进行得很顺利。5天以后,新闻记者就被允许进入她的特别监护病房进行采访。有位记者问:“手术过后,现在你最想得到什么?”“实话告诉你,我现在非常想要一杯啤酒!”话一出口,连她自己都惊奇不已。因为在手术前,她从来就不喜欢喝啤酒。

5个星期以后,西尔维亚出院,并被允许开车。奇怪的事又发生了:她凭直觉马上开车直奔肯德基炸鸡店。而手术前,她是从不光顾炸鸡快餐店的。还有一些性格的改变也使她无法解释。例如,她现在很喜欢注视妇女,好像自己是男人一样;她本来喜欢的颜色是粉红、大红色等暖色调,但现在她却喜欢起绿色和蓝色来。后来她得知,她得到的器官的捐赠者是一位18岁的青年,名叫蒂姆·拉米兰特,他在骑摩托时因车祸而丧生。

西尔维亚去了拉米兰特家,发现蒂姆确实喜欢喝啤酒,也爱吃炸鸡块。他喜欢的颜色就是绿色和蓝色。西尔维亚和她的心理医生一起将她的奇特体验写成了一本书,她坚信,随着心肺移植,她获得了器官原有者的许多本性。

这件事在医学界引起了震动。如果西尔维亚宣称的现象成立,那么,目前普遍认为的记忆只能储存在大脑里的看法应该重新加以评价了。同时,这也意味着今后器官移植的接受方得对捐赠方作详细深入的了解,方能决定是否接受移植。这意味着器官移植的进展将倒退好几年。著名心理医生、梦分析专家波斯纳克认为,细胞记忆不存在的说法是不对的,有一份调查研究表明,接受心脏移植的人中,有34%的人觉察有“性格转移”的迹象和体验。

由于人类的心志是那么容易受影响,因此,各医院对捐赠器官的人的资料严格保密,防止被捐赠者和捐赠者的家庭联系。西尔维亚本人则坚决认为,和捐赠者家庭联络有助于防止受赠者对移植器官的排他性。世界上约进行了1000例左右的心脏移植,至今生存下来的仅50人,而西尔维亚则是存活时间最长者之一。她说:“和捐赠者家庭接触对我来说好处很大。”

 
下页:饮食谬误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