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美洲的大黑熊从冬眠中刚醒来时,身体总是不舒服,精神萎靡不振。这时它便去寻找一些具有轻微致泻作用的果实吃,很快就会恢复健康。
一条蝮蛇的头部被另一条蛇咬伤了,起初出了一点血,不一会头部就全肿了起来,连嘴都肿得合不拢。这时,它就拼命喝水,在14分钟内,连续喝了216口水,过了两个钟头之后,头部的肿胀就渐渐地消了。
山鹬和雉鸡,当它们的腿骨不幸被折断时,就用另一只腿一蹦一跳来到河边,寻找细草根和湿泥混合在一起,像外科医生做石膏固定手术那样,先把折断的骨对上,然后用细草和湿泥把伤口“包扎”好。
肥大的熊和细小的麝鼠,受到外伤后,会用松脂涂抹伤口;有些猩猩生了牙髓炎,会用湿泥土涂在面孔上或牙龈上,等炎症消失后,还会把坏牙拔掉。
獾发现自己的“子女”得了皮肤病,就带领小獾到温泉里浸泡,消炎解毒,直到疮疤治愈为止。
受伤的大象,会寻找含碱的沙子,给自己的伤口消毒。
椋鸟为了注射“蚁酸针剂”以防治关节炎,竟创造了一种“激将法”。它用翅膀振动,激起蚁群的愤怒攻击,当蚂蚁向它无情地喷射蚁酸时,免费注射预防的计划就实现了。
生长在热带森林里的猴子,比人类更早发现了金鸡纳树对疟疾的特效,虽然它们不会制造奎宁,但当它们患上疟疾时,就会到这种树下啃嚼树皮,也能同样治疗。
受伤的海豹,会觅食一种有愈合功能的海藻;野兔患肠炎时,会寻找马莲来吃;野猫患了肠胃病,就吃些青草。这些都是对症下药的有效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