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邻右舍,每逢吃点什么新鲜东西,互相间常给邻居端上一碗。这回你给我,下回我给你。如果把来往的次数统计一下,你会有趣地发现,收的和给的几乎相等。可是,如果有人生了一个小心眼,送人东西的时候,总想着让人还回来,或者直接讲明:“这回我送你,下回你得送我。”那么,同是邻舍往来,这气氛还会融洽吗?同样是送东西,同样是互相帮助,双方谁也不提你送我几次,我帮你几回,然而各自内心都充满着感激之情,体味着邻居、朋友的友好情谊,这,就是无言的境界。早上,你正要去上班,发现孩子发烧了,但没等你开口,邻居大娘主动提出由她来照看,这不更是一种无言的境界吗?
家庭关系就应当是一种无言的境界。体会一下母爱吧!那些不善于辞令的慈祥的母亲,对自己儿女的一举一动,包含着多少胜过语言的“语言”啊!体会一下热恋中的情景吧!那些充满着关心、爱护、体贴之情的行动,难道需要用语言来表达,或暗暗计算你来我往的次数吗?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
无言境界受到了威胁
注意到了吗?无言境界正在变为“有言境界”。妈妈对孩子说:“妈现在这样待你,今后你可别忘了妈!”恋人对恋人说:“咱们认识这么久了,人家小王的男朋友早给她买了皮大衣……”可怕的是,我们对此似乎司空见惯了。仿佛父母爱护子女,就是为了日后得到报偿;而恋爱过程,无非是以一种爱的方式逐次把聘礼“交付”而已。结果,儿女结婚,做父母的有权干涉,因为孩子是自己养大的;而支付了钱财的一方,婚后有权向另一方索取“温情”、“服侍”和其他的一切。在有的家庭中,这种“有言”甚至成为赤裸裸金钱的语言。特别是在西方所谓现代文明社会里,人在家庭中犹如在交易所里,那里没有温暖,只有利害的权衡和交换。一首联邦德国的流行歌曲唱道:妈妈看到孩子留下的条子,上面写着他自己做了多少家务,妈妈应当给他几个马克,妈妈哭了,因为妈妈在孩子做事时,没有想到钱……。妈妈为什么哭?她悲哀的是,孩子把母子之爱的无言境界,转化成为雇佣的金钱语言。这首词曲哀婉的歌所以能拨动千万人的心,就因为在当今世界上,许许多多的人都感受到了失去亲人间那种无言境界的痛苦。
也许有人不以为然。那么,请你静心回顾一下自己家庭生活的那些小情景吧,你会感到——
生活中确实有“多余之言”
丈夫对妻子说:“这个星期的饭是我烧的,下星期该你烧了。”妻子答:“好的。”俩人没为家务事争吵,这当然是好的。但仔细分析一下,这里面包含着一些冷冰冰的味道。因为丈夫那句话是多余的。妻子为什么不能主动地说“下星期你忙你的,我来烧饭”呢?如果下星期妻子也没空,她说:“噢,不行,下星期还得请你来帮忙!”这相敬相宾的话,在某种程度上仍是多余的,因为,夫妻的密切关系使丈夫应该了解妻子的各种情况,他为什么不能体贴地把妻子的困难考虑在内并同她商量,而要搬出这星期如何如何作交换呢?而妻子还要象欠了人家什么东西那样请丈夫“帮忙”,我们不感到其中缺少点什么吗?再举个例子:你风尘仆仆地外出归来,爱人把水烧开了,饭菜也做好了,虽然没有一句话,你心里是什么滋味?反过来,你到家什么也没有,一切都需要你用语言来请求“帮忙”,甚至提出“上次你出差我是怎样待你的”之类,你心里又是什么滋味?
让我悄悄地告诉你,夫妻关系不但有这些一般的相互交往,夫妻共同生活的密切程度和特殊关系,要求更自觉的体贴和默契。体贴,就是揣摩对方的处境和要求,不待对方出“言”,就主动关心、帮助;默契,就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不必用“言”来露声露色,更不必用“言”来斤斤计较、讨价还价。那么——
无言的境界意味着什么?
这是一种爱,深沉的爱,无私的爱,不计利害的爱。有了这种感情,便一心为了对方,想不到或来不及想到自己这样做应该得到什么样的回报。所以,在家庭生活中,真正的父母子女之爱(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真正的夫妇之情,都应当是“给予”而不是“索取”。
无言的境界还意味着,在最亲密的人们之间,存在着无需语言说明的思想和感情的沟通。这就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在这里,借助于语言的沟通,让位给自己内心的体味——而且体味得那么真切,真切得超过对方本人对自己的了解。一句话:“你呀,你把我没想到的也想到了!”也许这算是无言境界中的“一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