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素食生食与健康 < 素食健康 < 般若人生网:当前
漫谈瑜伽饮食
来源:般若文海 作者:李焕明

平衡的饮食:饮食为人人所必需,不能一日或缺,因为我们的身体依赖饮食来维护,而旺盛的精神来自健康的身体。‘民以食为天’,我国先哲早已有此体认,然而问题在于怎样的饮食才能适合身体的需要,不致发生疾病,损害健康。

瑜伽对于饮食有其较为特殊的看法与做法,值得瑜伽爱好者以及一般人士的参考。

瑜伽饮食首重摄取平衡的食物,人类的祖先也和动物一样,是食自然的食物,即生食,故很少生病,自发明火后才知熟食,植物性的食物经烹调后可能损失一部份营养成分。动物性食物加入调味品烹煮后,虽使人食指大动,但往往摄取过量,失去平衡,造成疾病。

平衡的饮食,瑜伽行者主张多食植物性食物,包括各种蔬菜水果,最好生食,如必须烹煮,也要注意烹调技术,勿使养分损失太多,又蔬菜水果须注意其新鲜度,否则,腐烂的蔬果有害无益。至于动物性食物原则上以少食为宜,唯蛋类、乳类及乳制品可食。

食物营养的平衡应注意酸碱度的适中,我们东方人的饮食习惯多偏于酸性食物,以致百分之八十的人都酸性过度,发生酸性中毒的现象。酸性的食物包括淀粉质、蛋白质、脂肪三大类,我们通常都以米麦为主食,以肉类为副食,故容易造成酸性过度,应多食蔬菜、水果及乳类等含碱性的食物,以求中和而达平衡。

瑜奇的饮食习惯:现代人的饮食问题不在于营养不够,而在于吃得太多,营养过量,以致体重超重,于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接踵而至。瑜伽行者主张少食、少睡、多动。少食则营养不会过量,少睡则身体不会僵硬,多动则身体不会萎缩,这样才能健康长寿。

日本瑜伽专家冲正弘曾往印度学习瑜伽数年,并深入各地考察,根据他访问一位瑜奇(终生从事瑜伽者)名叫巴拔的记载:巴拔当年(公元一九六一年)已经一百五十二岁,但看起来只有五十多岁,体格结实,目光锐利,长发披肩,除下部用羽毛遮住外,全身赤裸,说话时声音坚强有力,冲正弘请教他健康长寿的秘诀,他不直接回答,仅说是行瑜伽教条,要冲正弘同住几天,以便自行观察。

经过几天同居观察后,冲正弘发现瑜奇巴拔的生活极为奇特,一天只有极短的时间睡眠,而且是零星小睡,不分日夜,感到疲倦或想睡时,便闭目睡眠五至十分钟,时间到了又坐起来冥想。巴拔说:‘我们一生的饮食和呼吸的空气,一出世便有了规定的分量,所以我拉长时间慢慢的吃,而且使呼吸和脉搏也尽量的缓慢,也许这就是长寿的基本原则吧。’

巴拔的饮食份量极少,饮食的时间也没有一定,想吃就吃,他一天的食物只有一小盆东西,主食是糙米饭或粟饼,或是米粉的合制品,副食每天不同,牛乳、青菜、大蒜,洋葱、青椒、胡萝卜、豆类等,都是生吃的。果汁、苹果浆、甘蔗汁、蜂蜜、干果、牛乳是常用品,有时也饮椰子汁。他无论吃什么东西都咀嚼很久,甚至饮水或牛乳,都在口中含了很久,俟唾液出来后才咽下去。

冲正弘归纳巴拔的生活修养如下:一、凡事决不勉强;二、多动、多想;三、少吃;四、实行冥想以修养脑筋;五、每天的生活务必保持明朗轻松的情绪;六、零星小睡,不使疲倦留在身上。

冲正弘又曾访问印度另一位高寿一百三十八岁的瑜伽老人名叫格拿南达基里,他却是一个胖子,身体柔软如婴孩,但使劲时则坚硬如铁,他说:‘平时越是柔软收缩力越强,这紧张和松弛的幅度越大,便越是健康。身体硬化就是肌肉萎缩,丧失弹性。’硬化是老化的肇因,所以永远保持婴儿一样柔软的身体,也许就是长寿的诀窍。

冲正弘还会晤了其他六个长寿的印度人,他发现他们的饮食都吃得很少,一天只有小饭碗一碗半的食物,每天只吃一次,时间也没有规定,饿了便吃。米、麦凭各人喜欢。不吃零食。主食是糙米、粟、面、稗等,浸在水中,到快要发芽时煮成糊状或做成蒸糕。副食多半是植物的叶、根、实,一般都是生吃,不能生吃的则蒸或煮,也不破坏其原形。除了生吃的食物外,多半是晒干或烘干的食物。进食时不让两类以上的食物同时入口,也许他们认为这样比较容易消化。

冲正弘归纳瑜奇们的饮食习惯有下列各点:一、多嚼,食物入口大概要咀嚼一百次;二、每天变换副食品;三、不吃过热或过冷的东西,热度接近体温时入口;四、以大豆、芝麻、牛乳、蜂蜜为经常必需品;五、十天内平均断食两天;六、经常吃一种干燥的药茶;七、每天用冷水浸腹部一次,大概是为了预防便秘。

冲正弘曾请教过一位长寿的老人,吃得那么少会不会觉得饥饿,他回答说:‘不会,按照一般习惯,一日三餐在规定时间用餐是健康的要诀,可是规定时间到了,不管饥饿与否都要用餐,是不合理的。我只是在感到饥饿时才吃,每天一餐、二餐、三餐,或停食,没有一定,如果吃一次已够,就只吃一次。不必考虑吃不吃,只要老虑是不是需要便成了。’(以上取材于冲正弘著「瑜伽乐园’一书)。

印度瑜奇的饭食习惯很有道理,也许我们不能马上全部做到,但我们可以酌量试行。例如多吃蔬菜、水果,多多生食,副食品每天变换,豆类、蛋类、牛乳、蜂蜜可多食。进食时多加咀嚼,食勿过量,饿时才食等,都可照各人的状况试行,以减少因饮食不当的疾病,而维持健康。

断食:有一些动物在冬季食物缺乏的时候,能够躲在窝内不食不动,实行冬眠,到次年春天,万象回春,便醒来进食,重新活动,这是它们的本能。印度瑜伽行者有的也有冬眠的能力,不但断食,甚至可以暂时停止呼吸,活埋土中数天仍能复活。

为什么要实行断食呢?断食的目的何在?一般断食的目的有三:即一、排除体内毒素,使身体净化;二、平衡体液,以改造体质;三、休息内脏,以促进其机能。

生物为维护生存而摄取营养,这是天性,然而一般动物进食限于果腹,人类则果腹之外加上嗜好,故营养往往摄取过量,积存体内形成毒素,轻者引起食欲不振,重则招致种种慢性疾病。若实行短期断食,这些异常现象均可消解。

我们的体液因饮食习惯的偏差,往往偏于酸性,或偏于碱性,而疾病是体液不正常的反映,故欲免生病,必须平衡体液的酸碱度,我们可藉断食来平衡体液,以改造体质。

我们的内脏经年累月都在活动,若无适当的休息,使用过度,往往生病。一般动物凭其本能常会自动断食,人类则不然,往往发生食欲不振时还是照常进食,若能适当断食,使内脏获得休息,便能促进内脏机能。

前述的印度瑜奇格拿南达基里,当冲正弘访问他时,是他断食的第十二天,精神仍很充沛,问他断食是否对长寿有益,他说:‘不是为了长寿而断食,身体内部越是多休息,多清除,机能愈是健全,心情也愈愉快。活动太多或不够,对身体都是有害的。呼吸短促或吃不合身体需要的东西,或把大小便及汗留在体内,都会毒害身体’。他认为断食是使内脏和血液清洁的最好方法。他又说:‘吃得太多,身体便僵硬了,饭后不是懒得动弹的吗?便秘也会使身体僵硬,便秘时不是感到身体怠倦吗?断食便能消除这些疾病。’

愈是下等的动物愈能忍受断食,有的动物仅喝水便活上一百天,乌龟可活十八个月,蛇可活二十二个月,兔只能活十天,小鸟二十天。至于人类,根据记录,有的囚犯仅给水喝,至六十二天而死。冲正弘的断食纪录是二十八天。

民国初年我国著名的和尚弘一大师(俗名李叔同)在出家前,为实行‘断食疗病’曾经断食二十一天,(第一星期逐渐减食至尽,第二星期除水以外完全不食,第三星期起,由粥汤逐渐增加至常量)。星相家说他活不过三十七岁,结果却活了六十二岁,他作有断食日记,参见陈慧剑著「弘一大师传’。

本会理事长华淑君女士,自习瑜伽以来,数十年都实行断食,身体非常健康,且能保持良好的身材。她的断食方法是每周断食一餐,每月断食一天,断食时只喝水,不吃任何食物,而且照常做事。

依照冲正弘的意见,长期的断食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营养的补给断绝,进入最少限度的自己营养;期间约十六至十四天。第二阶段是新陈代谢藉自己营养而趋安定的时期,大概为期十天。第三阶段,脂肪已罄,进入蛋白质分解,感觉痛苦。第四阶段继续蛋白质分解,一直至生命危险甚至死亡。第三第四阶段期间仅三四天。(参见冲正弘著金溟若译:‘瑜伽的哲学分析与方法’台湾商务印书馆)。

总之,断食虽有许多功效,但能否成功,端视方法是否正确,方法如有错误,反会招致损害甚至死亡。所以实行断食必须经过专家指点,切不可轻于尝试,以免发生危险。

编者注:作者李焕明先生,江西人,大夏大学毕业,历任台糖公司人事工作数十年,与编者同事甚久。退休后从事研究瑜伽及易经,曾获易经学会易经论文奖,著有‘修养丛谈’一书。本文系转载瑜伽杂志71.7.10.创刊号。

根据‘瑜伽自然疗法’一书所载,古印度将食物分为三大类:一是悦性食物,即使身体健康,提升身心灵平衡的理想食物,包括所有的水果,大部份蔬菜,坚果,蜂蜜、椰糖、适量的米饭、面包及其制品(碳水化合物)。第二是变性食物,吃得太多时会产生不好的情绪,如妒嫉、沮丧、愤怒、恐惧等。系指咖啡、浓茶、强烈调味品、泡菜、海带、可可、巧克力、白萝卜、酱油、汽水、可乐等。这类食物要酌量使用才好。第三是惰性食物,吃了容易懒散、粗鲁、仇恨、昏昧、欲望难耐等。对身心都有害,故应避免食用。这类食物系指肉类、鱼、蛋、洋葱、菇类、芥末、蒜,麻醉性饮科如酒、烟、鸦片、大麻烟等,以及放置太久或不鲜的食物。又奶粉因经过高热,失去了生命力及原有本质,不能算是牛奶代用品,所以也算是低级食物。

保健乃是多方面的事情,保健的方法,也不嫌多。本书不愿自设局限,或只守一家之言,所以特选本文,又选类似的文章多篇,以利读者从多方面认识健康。饮食能够养生,断食也会有助健康。

 
下页:瑜伽的一日断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