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趣味物理 < 百科全书 < 首页 :当前 
原子核结构探秘
来源:科技百科 专题:物理天地

科学家们已经证实,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及核外电子构成,那么原子核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都在致力于原子核结构的研究,自从质子和中子发现后,人们已意识到原子核实际只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科学家又进一步去探测质子和中子是怎样才能构成原子核的。

1936年,有人提出了一种描述原子核结构的模型,即液滴模型,认为原子核是一种带电的液滴,具有类似于客观液体的一些性质: 如在原子核中,每个核子(组成核的粒子,即中子与质子)只与周围邻近核子之间有相互作用,与液体中的每个分子只与近邻分子存在相互作用类似;原子核体积与原子量A 成正比,这表明原子核的密度为常数,它不随原子量的变化而变化,这正象液体密度为常数一样.1939年产生的核裂变(原子核分裂反应)强有力地支持了这种原子核模型.核裂变说明核易发生形变,甚至可以一分为二,正如我们可以用隔板把水一分为二一样。

然而大量的实验事实表明(如在原子核裂变过程中产生一种波长很短的光子——? 射线),在原子核内部存在能级.为了解释核中存在的能级,1949年,又有人提出另一种核结构模型——壳层模型: 认为原子核内部存在壳层结构,不同壳层对应核的不同能级,核子分别占据壳层一定的位置,当核子从较高能级的壳层跃迁到较低能级的壳层时,就把多余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释放出来。

核的这两种结构模型都能解决部分实验事实,这就说明它们都必须修正,取长补短,才能统一起来,这项工作是由美国物理学家,197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莫特尔逊进行的。

1926年7月9 日,莫特尔逊出生于芝加哥,它是位多才多艺的学者,他的一个同事曾这样赞扬他: “他在任何一个领域都可以成为一个大学者.”另外在同行中,他又以讲课著称,而且他几乎对所有课题进行明智的辩论.他的一位朋友描述他对大自然、骑自行车、游泳和音乐方面的兴趣时说: “他使我对在树林中散步来寻找磨菇产生了兴趣.”

下页:革命性的发现